富士重工(下):2016年统一至一个平台,提高开发・生产效率
搭载第3代EyeSight,美国车型还设定使用雷达传感器的安全配置
2014/07/03
概 要
本报告《富士重工(下)》将介绍公司的车型计划、EyeSight等安全配置、以及在最大市场-美国的计划。
2014年富士重工将首先在美国发售新型Outback、Legacy。日本于6月发售Legacy Touring Wagon的后继车型-Levorg。
此外,将把目前使用的2个平台统一至一个,以提高开发・生产效率。从2016年上市车型开始实施。
安全配置方面,从2014年上市车型开始搭载第3代EyeSight。美国市场车型还设置了使用雷达传感器的安全配置。
动力总成强化方面,计划扩大直喷发动机的搭载(最终实现全部车辆直喷化),引进停缸、稀薄燃烧技术。电动车方面,公司宣布将投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效高于现有车型的新型混合动力车。
![]() 2014年6月上市的斯巴鲁Levorg |
![]() 斯巴鲁Levorg(侧身) |
相关报告:
富士重工(上):2020年度全球销量目标在110万台以上(2014年6月登载)
富士重工2012年度销量、销售额、各阶段利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3月登载)
车型计划:2016年引进新设计平台
富士重工将于2014年更新Legacy系列。日本已发售Touring Wagon的后继车型-Levorg。
2016年将统一目前Legacy/Outback的平台和Impreza/Forester等车型的平台,引进新设计的平台-Subaru Global Platform (SGP)。以此提高碰撞安全性能、运动性能,同时实现室内空间的最大化。
尽管目前日本国内外经销店对紧凑车的需求强烈,但富士重工并无紧凑车的投放计划。富士重工通过锁定目标市场及车型,实现目前的利润率。例如不会面向新兴国市场开发紧凑车,与大型量产整车厂展开正面交锋。
富士重工:2014~2018年车型计划
Levorg | 2014年6月 (在日本上市) | 富士重工将于6月底停止接受日本国内对现款Legacy series的订单。下款车型为B4(三厢车)和Outback 2款,停产Touring Wagon,发售其后继车型Levorg。开发兼顾跑车乐趣和厢型车实用性的车型。 |
---|---|---|
第5代和第6代(2014年上市)Legacy考虑到北美的特殊需求,加大车身。Levorg的日本车型车身长度和高度与第4代相同。宽度为1780mm,与5代Legacy相同。 | ||
动力总成搭载新开发的1.6L直喷涡轮发动机或2.0L直喷涡轮发动机。预计销量的约8成为1.6L发动机车。全部车辆均为AWD。首次配置第3代EyeSight,预定阶段99%的客户均选择了该系统的配置车。 |
(注)日本发售的新型Legacy B4和Outback,将于2014年内公布。
新型Outback | 2014年7月 (在北美上市) | 新型Outback的美国车型在2014年4月的纽约国际车展上首发,计划7月上市。对自Outback诞生以来兼顾乘用车舒适性、SUV行驶性、旅行车载货性的理念进行锤炼后进化而成。 |
---|---|---|
动力总成搭载2.5L水平对置4缸DOHC NA发动机或3.6L水平对置6缸DOHC NA发动机,组配6速带手动模式的无级变速器(Lineartronic)。此外搭载第3代EyeSight等安全配置。除低价版2.5i外,其他均为AWD。 | ||
设定X-mode。例如在雪地上启动发生车轮空转时,打开X-mode开关,即可综合控制发动机・变速器・AWD・VDC,通过合理控制四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顺利驶出。 | ||
新型Legacy | 2014年夏 (在北美上市) | 2014年2月,芝加哥车展上全球首发新型Legacy(美国车型)。2014年夏季上市。开发阶段将“设计与技术力的全方位融合”作为其产品理念。 |
动力总成搭载2.5L水平对置4缸DOHC NA发动机或3.6L水平对置6缸DOHC NA发动机,组配6速带手动模式的无极变速器(Lineartronic)。此外,配置第3代EyeSight等安全装置。除低价版2.5i外,其他均为AWD。 | ||
2013年,美国生产Outback 125,554台、生产Legacy 40,800台,2014年计划生产Legacy 60,000台。在竞争激烈的中型三厢车市场,进一步占据一席之地。。 | ||
7人座SUV | 2016~ 2020年 | 由于美国经销商强烈要求,计划开发7座SUV,代替销量不佳的Tribeca。基于在日本销售的Exiga开发,极有可能在美国生产。 |
富士重工:电动化对应计划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 2017年 (美国) | 2018年起,除小型整车厂外的多数整车厂均列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Zero-emissions regulations"的对象,因此富士重工计划获得丰田的技术支持,投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
---|---|---|
加利福尼亚州要求2025年车型中,各整车厂销量的15.4%为ZEV(EV、FCV及PHV:PHV计算EV行驶里程)。其他10个州预计也将导入相同的规定。 | ||
新一代 混合动力车 | ~2018年 | 富士重工自主开发,于2013年秋季发售的XV Crosstrek Hybrid重视跑车级行驶性能,燃耗仅为33 mpg highway/29 mpg city。美国的燃效标准逐年严格,富士重工计划获得丰田的支持,投放进一步提高燃效的HV。 |
(日本2013年6月上市的Subaru XV HYBRID,JC08模式下燃效为20km/L。) |
日本、美国车型2014年开始搭载第3代EyeSight
富士重工于2013年10月公布新型(第3代)EyeSight。从2014年6月日本国内发售的新型旅行车Levorg、同年夏季在北美发售的新型Outback/Legacy开始搭载。
美国市场车型计划在车身两侧及后侧安装雷达传感器,新增盲区监测功能(Blind Spot Detection)等功能。
第3代EyeSight新增可辅助车辆在车道中央行驶的“接近自动行驶”功能。富士重工计划2020年前(前提为驾驶责任属于驾驶员)实现自动行驶的实用化,而第3代EyeSight则为迈向该目标的第1步。
日本国内,税后价格维持在10万日元。斯巴鲁车辆的搭载比例约为8成,这也是推动日本国内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3代EyeSight的新功能
第3代EyeSight将立体摄像头的检测角、检测距离均扩大约40%,并进行成像彩色化。通过扩大检测范围、提高物体辨识精度、可识别制动灯点灯・交通信号红灯,使碰撞回避、碰撞危害减轻、驾驶负荷减轻等各种性能得到进化。另外通过新增方向盘自动控制功能,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减轻驾驶负荷。 | ||
---|---|---|
车道保持辅助 (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 | (新功能) | “带前方车辆跟踪功能的巡航控制”启动后,当车速超过65km/h且辨识到车道两侧的白线时,就会自动控制方向盘,使车辆行驶于车道中央附近,大幅减轻驾驶员的驾驶负荷。 |
车道保持辅助 (防止车辆偏离车道) | (新功能) | 当车辆以超过65km/h的速度行驶在汽车专用道路时,如果出现跑出车道的苗头,除了通过原来就有的显示及语音来提醒驾驶员注意之外,还会向方向盘施加扭矩,使车辆返回车道。 |
预碰撞制动 | (性能提高) | 启动自动制动功能后,可避免与前方车辆发生碰撞或降低碰撞危害的相对速度从原来的约30km/h提高至50km/h。 |
带前方车辆跟踪功能的巡航控制 | (性能提高) | 通过提高立体摄像头的辨识精度,提高对前方车辆加速・减速的反馈性,将转弯跟踪性高性能化。 |
(新功能) | 立体摄像头成像彩色化后可辨识前方车辆制动灯的点灯状态,由此提高带前方车辆跟踪功能的巡航控制性能。开发出跟踪时可更快控制减速的功能。 | |
AT误倒车抑制控制 | (新功能) | 倒车中急踩油门或检测倒车速度过快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并减小发动机输出功率,控制过快的倒车。 |
危险回避辅助 | (新功能) | 当系统判断本车有可能与前方车辆等障碍物发生碰撞时,通过VDC车辆综合控制,辅助驾驶员进行躲避操作。 |
美国版Outback/Legacy配置使用雷达传感器的安全装置
2014年美国发售的新型Outback和新型Legacy,开始配置第3代EyeSight、后方视野辅助功能及SRF(Steering Responsive Fog Lights)。 |
---|
后方视野辅助功能
盲区监测功能 (Blind Spot Detection) | 可检测出后方视野被C、D柱挡住的盲区内车辆,通过门镜内的LED灯提醒驾驶员注意。 |
---|---|
车辆变道辅助 (Lane Change Assist) | 相邻车道存在高速接近的车辆,且驾驶员打开转向灯试图变道时,与前一项相同的门镜内的LED等闪烁,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
倒车辅助 (Rear Cross Traffic Alert) | 倒车时检测从左右方向接近的车辆,若系统判断存在碰撞危险,则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
感应式转向雾灯(SRF:Steering Responsive Fog Lights)
转向时一侧雾灯自动打开,可增加晚上转弯时的辅助照明。考虑对面行驶车辆,根据方向盘转角、行驶速度进行雾灯的自动打开・熄灭控制。 |
美国市场:2014年预计连续第6年刷新历史记录
斯巴鲁汽车的美国销量已连续5年刷新历史记录。2014年1~5月美国销量为196,641台,同比增加18.9%,预计2014年将连续第6年刷新历史记录。
富士重工在其新经营计划《Prominence 2020》中提出,北美销量将由2013年度的47.8万台增加至60万台。
近2~3年的销量增长方面,Impreza、Forester、XV Crosstrek的进口车增加,2013年进口车为26.2万台(美国销量的62%)。富士重工计划将美国的产能由2013年的17万台到2016年增加至31万台,并降低对汇率的敏感程度。
此外,富士重工担心美国经销店的售后服务体系跟不上销量的快速增长,因此计划帮助其完善服务。
美国分车型的新车销量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3年 1~5月 | 2014年 1~5月 | |
---|---|---|---|---|---|---|---|
Impreza | 46,611 | 36,072 | 27,391 | 68,175 | 58,856 | 24,343 | 25,822 |
Impreza WRX | 8,323 | 13,805 | 13,624 | 17,969 | 7,856 | 11,170 | |
Legacy | 64,997 | 38,725 | 42,401 | 47,127 | 42,291 | 19,045 | 14,723 |
Outback | 21,333 | 93,148 | 104,405 | 117,553 | 118,049 | 49,101 | 51,230 |
BRZ | 0 | 4,144 | 8,587 | 3,279 | 3,738 | ||
乘用车小计 | 132,941 | 176,268 | 188,002 | 250,623 | 245,752 | 103,624 | 106,683 |
Tribeca | 5,930 | 2,472 | 2,791 | 2,075 | 1,598 | 722 | 544 |
Forester | 77,781 | 85,080 | 76,196 | 76,347 | 123,592 | 40,578 | 61,083 |
XV Crosstrek | 7,396 | 53,741 | 20,438 | 28,331 | |||
轻卡小计 | 83,711 | 87,552 | 78,987 | 85,818 | 178,931 | 61,738 | 89,958 |
美国合计 | 216,652 | 263,820 | 266,989 | 336,441 | 424,683 | 165,362 | 196,641 |
美国生产车 | 92,260 | 134,345 | 149,597 | 166,755 | 161,938 | 68,868 | 66,497 |
进口车 | 124,392 | 129,475 | 117,392 | 169,686 | 262,745 | 96,494 | 130,144 |
资料:Automotive News
完善美国经销商的售后服务体系
2013年,斯巴鲁汽车在美国的销量由2011年的266,989台快速增加59%至424,683台。富士重工计划放缓增长速度,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一位数的增长,并在此期间完善经销商的售后服务体系。否则如此下去,售后服务恐怕难以跟上快速增加的维修车辆,最终失去来之不易的客户信任。 |
2013年11月,公布帮助经销商完善服务体系的"Fixed Operations Expansion"项目。从财政方面支持经销商增加维修工厂的停放空间及升降设备。富士重工计划4年内将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能力提高70%。 |
截至2014年5月,斯巴鲁拥有621家经销店。近年来已对约1/4进行切换,提高销售能力。今后也将维持现有的经销店数量。目前1家店每年销售700~800台,今后计划构筑每年可稳定销售1,000台车的体制。 |
资料:日经产业新闻 2014.5.28、Automotive News 2013.11.18/2014.1.20/2014.1.27
中国市场:2013年度零售量为6万台、2020年度计划销售12万台
之前由富士重工100%出资的中国斯巴鲁销售公司“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接受庞大汽贸集团(从事多个品牌的汽车营销)40%的入资。2013年1月宣布体制变更,10月正式投入运营。
2013年度零售量为6.0万台,超过2010年度的5.8万台,创历史最高纪录。2012年底投放新车型的Forester销售34,971台(增加52.0%)、2012年2月投放的斯巴鲁XV销售13,836台(增加39.5%),带动了销量增长。
目前的约200家经销店计划在2年内尽快增至250家,并扩充商品阵容,2020年度力争实现12万台以上的销量。
富士重工已向中国政府递交在中国进行合资生产的申请,但截至2014年6月尚未获得批准。公司希望通过当前以进口为主的商品战略和销售网络的完善,进行斯巴鲁品牌渗透。
<全球汽车产业平台 Mark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