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供应商:以欧洲和中国为主的电动化相关业务动态
博世、大陆、采埃孚、舍弗勒、马勒、法雷奥、博格华纳的近期动态
2019/12/16
概要
博世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车业务领域达成50亿欧元销售额,采埃孚宣布未来5年将向电动车业务等领域投资120亿欧元。此外,舍弗勒在2019年第2季度获得电动化领域11亿欧元的订单。马勒、法雷奥、博格华纳分别致力于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等电动化相关新产品的开发等,各公司的电动化产品投放都愈演愈烈。
法雷奥为了与德纳合作向市场投放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及EV,在全球范围开展合作等,各供应商之间加强合作的趋势也日趋显著。博世与宁德时代关于电芯开展合作,除了加强投放中国市场的48V系统业务以外,还与蔚来汽车加强合作,以期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蔚来汽车还与大陆开展合作,双方共同开展EV的NVH试验等。
大陆与博世一样,将中国定位为重要市场,加强中国国内工厂等,扩大零部件的生产规模。采埃孚也宣布将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生产全部产品,各公司在中国的电动化趋势越来越清晰。
相关报告:
第28届亚琛年会:汽车和发动机技术(2019年12月)
2019年东京车展:各家供应商关于电动化的展示 (2)(2019年11月)
2019年东京车展:各家供应商关于电动化的展示 (1)(2019年11月)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燃料电池技术的展示(2019年11月)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欧洲零部件供应商的展示 (2019年10月)
欧美一级供应商的中国业务动向:与新兴EV整车厂合作,扩大新能源车零部件的供应 (2019年7月)
欧美一级供应商:以欧洲为中心的电动化相关业务动态 (2018年7月)
博世:电动车领域销售额扩大至目前的10倍,2025年将扩大至50亿欧元
2019年1月,博世宣布,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车领域创造50亿欧元销售额。博世2018年初成立电动车部门。每年向电动车领域投资4亿欧元,今后将在自动驾驶、电动化和AI三个领域增加研发费等。
2019年10月举行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博世宣布获得电动车相关产品130亿欧元订单。博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部门增长率超过全球汽车市场的增幅,向软件相关业务年投资30亿欧元。
2019年9月,博世宣布与宁德时代就电芯业务开展合作。通过此次合作,应博世的要求,宁德时代将负责电芯的设计、开发和制造,用于博世的48V电池系统。
博世预计到2025年,近20%的新车将采用48V电动系统。在48V电池方面,尤其将加强对需求扩大的欧洲和中国市场的供应网络。
![]() |
![]() |
展示:宁德时代产软包三元材料动力电池 (2019年SAE China展示) |
展示:博世48V混合动力系统相关产品 (2019年东京车展展示) |
![]() |
展示:博世第二代制动助力器 iBooster 2 (2019年SAE China展示) |
2018年7月,博世与EV整车厂蔚来汽车开启业务合作。博世向蔚来汽车供应驾驶辅助系统、传感器和电动制动助力器等产品。2019年3月,博世亚洲首个生产适用于EV、HEV的电动制动助力器iBooster的工厂在江苏省投产。这是继德国、墨西哥之后的第3个工厂,面向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全亚洲市场生产零部件。
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 | 博世宣布,就开发高性能电池与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长期性战略协议。CATL根据博世的要求设计、开发和生产电池电芯,并为博世48V电池嵌入电芯。博世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无锡工厂生产第一代48V电池。博世48V系统的产品阵容不但有48V电池,还涵盖DC/DC转换器及电机等其他系统组件,通过这些技术,博世旨在为所有级别的车辆提供符合要求、价格合理的混合动力。(摘自2019年9月5日新闻) |
---|---|
第二代电动制动助力器iBooster 2 | 博世宣布,亚太地区首个博世智能助力器(iBooster)生产基地于南京正式落成启用。新生产基地地处江苏省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德国、墨西哥之外的第三个工厂,总建筑面积22,400平方米,总投资额达7.7亿元人民币,生产销售网络覆盖整个亚洲,包括中国、日本与东南亚等地区。首条生产线年产能约150万台/年,2020年初将建设第二条产线。预计到2021年,南京工厂将成为博世全球最大的第二代iBooster生产基地。(摘自2019年3月22日多家媒体新闻报道) |
完善电池管理系统的云服务 | 博世宣布,正在开发新的云服务,以完善纯电动车(EV)电池管理系统。云内的智能软件功能可检测电池的状态并采取措施,以防止电池的老化及减缓老化速度。据此,可减少约20%的电池损耗。博世的云服务“云端电池(Battery in the Cloud)”通过利用从车辆收集的实时数据优化充电过程并通过仪表显示屏为驾驶员提供节约电池的驾驶建议。该服务除了具备确认电池状态的功能之外,还可预测电池的剩余使用时间。此外,中国大型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与博世合作,以为EV车队引进该服务。(摘自2019年7月9日新闻) |
保护乘员免受EV触电风险的微芯片 | 博世宣布,开发出在纯电动车(EV)发生碰撞后保护乘员免受触电风险的半导体。专门开发的微芯片通过立即切断电源电路,除了可使救援队立即开始工作之外,还可确保最先处理伤者的人员和车辆同乘人员的安全。一旦传感器检测到碰撞,博世集成半导体的系统通过利用小型炸药破坏连接在高压电源上的电线连接部分,将快速且高效地切断电源电路。通过这样切断电源电路可消除触电和车辆着火的风险。另外,该系统还使用博世用于专用集成电路的集成安全气囊系统IC CG912。(摘自2019年10月1日新闻) |
大陆: 拆分动力总成部门,成立独立公司Vitesco Technologies
2018年7月,大陆宣布实施重组。控股公司旗下有3个业务部,将动力总成业务成立独立公司Vitesco Technologies。基于市场的电动化需求,专注从事电动车业务相关的产品。大陆将削减汽油及柴油用喷油器、以及泵等产品的开发预算,加强48V电动化技术、纯电动车用驱动电机、电力电子件、燃料电池车、智能能源及热管理系统技术。
2019年7月,大陆宣布开发出48V高电压驱动系统。利用最大输出功率30kW的电机,48V系统也能实现等同于完全混合动力车的大输出功率技术。可实现采用小型低成本零部件的设计,提高了电力效率。
大陆将中国定位为电动化的重要地区,将扩大电动车的零部件生产。大陆向天津及常州工厂实施设备投资,加强该地区的电动动力总成模块(将电机、变速器及电力电子件模块化后的产品)等产品的供应网络。
此外,大陆还与中国EV整车厂车和家及蔚来汽车等开展合作,进行优化电动车车内振动和噪音等级的研究。目前正在德国汉诺威的测试中心进行供应中国整车厂的电机产品噪音等高频振动测试(最高3,000Hz)。
![]() |
![]() |
Vitesco Technologies产车桥驱动系统EMR3 (逆变器一体式电机) (2019年东京车展展示) |
电驱动单元 (2019年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横滨 展示) |
重组 | 大陆宣布,董事会决定进行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业务重组。成立新的控股公司Continental Group,集团旗下设立橡胶业务、汽车业务、动力总成业务3个业务集团。各业务集团将变更为新的名称,预计2020年采取新体制。到2020年初,目前的底盘/安全、内饰部门,将重组到“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技术”,整合为“汽车业务集团”。同时,现在的轮胎部门(未来的轮胎技术部)和康迪泰克部门,今后将继续作为独立的公司开展业务,未来将组成橡胶业务集团。动力总成业务部门在2019年初更名后(参考下栏),将作为独立的公司开展业务,继续展开混合动力和电驱动系统、电池、内燃机相关业务,此外,也将继承此前公布的48V电池系统的合资业务。(摘自2018年7月18日新闻) |
---|---|
Vitesco Technologies | 大陆宣布,将于2019年下半年成立动力总成业务公司Vitesco Technologies,开发、生产及销售传统的动力总成和电动动力总成系统与解决方案。“Vitesco”体现了速度、敏捷性和魅力的组合,“Technologies”强调作为创新领先技术、系统及服务供应商的承诺。(摘自2019年3月7日新闻) |
48V混合动力系统 | 大陆宣布,开发出具有与高电压电驱动相同功能的48V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将实现比内燃发动机车减少20%的CO2排放。系统关键的水冷式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是传统产品的2倍,达30kW,在纯电动车(EV)模式下的时速为80-90km。此外,集成式电力电子件通过采用新技术在回收能量时,使电驱动系统的损耗减半。另外,还具有绝缘保护、电子零部件成本低廉及设计紧凑等优点。(摘自2019年7月2日新闻) |
中国的电动化 | 大陆宣布,推进强化在中国的电动车产品。该公司的动力总成部门计划对天津和常州的生产基地进行重点投资,将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天津工厂生产一体化高电压驱动系统,还将在2020年生产电力电子零部件。此外,还将在常州工厂和合作伙伴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CALB)联合进行48V电池系统的开发与生产。中航锂电将供应电池单元,大陆将供应包含基础软件的电池管理系统,两家公司旨在2021年底进行先进电池系统的生产。预计大陆还将于2019年内开始在中国量产纯电动车的综合热管理系统。(摘自2019年4月17日新闻) |
与车和家及蔚来汽车开展合作 | 大陆宣布,进行优化电动车车内振动和噪音等级的研究。大陆已经与车和家和蔚来汽车等中国整车厂进行合作,通过使用轻质结构的零部件,可将舒适性和安全性提高至更高水平。电动车需要特殊悬置,以最高效的方法隔离发动机的高频振动,大陆提出新概念,通过几何设计和弹性体复合物,可根据要求对悬置件进行优化调整。该公司的发动机和底盘悬置件专为符合电动车的设计要求而开发,将它们集成至由铝和纤维增强的聚酰胺制成的轻质零部件等。为中国整车厂开发防振零部件及其试制等,并正在德国汉诺威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这些高频振动测试。(摘自2019年4月17日新闻) |
采埃孚:扩大电动车业务部,未来5年向电动车与自动驾驶领域投资120亿欧元以上
2019年6月,采埃孚宣布扩大其电动车业务部。目前在德国施韦因富特拥有电动车业务总部,又进一步投资3,000万欧元,新设拥有管理、研发及销售部门的办公楼。2018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上,采埃孚宣布未来5年将向电动车与自动驾驶领域投资120亿欧元以上。
2019年,采埃孚在塞尔维亚潘切沃(Pancevo)新建生产电驱动系统产品的工厂,生产用于电机、电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发电机、变速档位选择器和微型开关等。还在中国建设同样用于电动车产品的工厂,预计2020年投产。
采埃孚和美国半导体公司科锐(Cree)合作,开发延长EV续航里程的电动动力总成。通过此次合作,采用科锐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逆变器将应用至电动动力总成。该产品尤其是针对800V电动系统进行了优化,目前已获得多家知名整车厂的订单。预计2022年投放市场。
![]() |
![]() |
Electric Axle Drive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2019年日本汽车工程学会展示) |
![]() |
8档插电式混合动力变速器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展示) |
2019年7月,采埃孚宣布,开发出用于混合动力车的新型8档AT。该产品采用的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60kW),不采用传统的铜线圈,而是采用铜棒,实现了同等空间下更大的输出功率。2022年在德国萨尔布吕肯(Saarbruecken)工厂投产,将投放中美市场。4月获得宝马的大订单,7月采埃孚还宣布将向FCA供货。
采埃孚宣布,将在中国市场本土化生产所有产品,并扩大产能和研发能力。2019年4月,采埃孚开发出用于客车和中卡的新型中央电驱动系统。该产品满足中国商用车的电动化需求,都将在中国国内生产。目前采埃孚在中国有32个生产基地。除了在中国国内建设电动助力转向器(EPS)新工厂以外,还与商用车厂商福田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在上海工厂投产电动及混合动力变速器。
采埃孚发布了面向日本市场的电动卡车样车。日本市场流通量最多的全重5t卡车将配套采埃孚的中央电驱动系统CeTrax lite。满足日本特有的密集住宅区便利店配送等低噪音高效率需求。
![]() |
![]() |
用于轻型商用车(LCV)的中央电驱动系统CeTrax lite (2019年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横滨 展示) |
扩大电动车业务部门 | 采埃孚宣布,扩大电动车业务部门。该公司在德国施韦因富特(Schweinfurt)总部新设拥有管理、研发及销售部门的办公楼。新办公楼投资3,000万欧元,可容纳约520名员工,兼有16个测试实验室和纯电动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检测设备。此外,还将启用在塞尔维亚潘切沃(Pancevo)生产电驱动系统产品的新工厂。Pancevo工厂计划生产用于电机、电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发电机、变速档位选择器和微型开关等,预计未来将招募1,000名员工。另外,正在中国杭州建设电驱动系统工厂,计划于2020年启用。(摘自2019年6月7日新闻) |
---|---|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逆变器 | 采埃孚和科锐(Cree)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发高效的电驱动系统。两家公司致力于开发配备碳化硅逆变器的电动动力总成,以提高驱动效率、延长纯电动车(EV)的续航里程。采埃孚利用科锐的技术,将生产获得多家大型整车厂订单的碳化硅电驱动系统。该产品将到2022年投放市场。尤其是在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与800V电动系统结合的情况下,将为EV效率改善作出巨大贡献。科锐最近宣布,扩大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Durham)材料工厂和纽约全球最大的碳化硅设备工厂的产能。(摘自2019年11月5日新闻) |
采用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逆变器将在3年内量产并投入使用。今后,预见到800V系统将实现量产,将为搭载该系统的EV供应该产品。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特点是利用高能量效率降低驱动系统整体成本的效果,并计划实现量产。传统的EV多采用电压为300-400V的系统,今后,以缩短充电时间和提高行驶性能为目的,预计搭载800V系统的EV将实现商业落地。(摘自2019年3月12日日刊自动车新闻) | |
混合动力车用8档AT | 采埃孚宣布,正在开发面向轻度混合动力车(MHV)、完全混合动力车(H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的新款8档AT。据称,该AT将于2022年在德国萨尔布吕肯(Saarbruecken)工厂投产。该AT系统没有扩大外观尺寸,而是将电力电子零部件全部集成至变速器壳内。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0kW,可连续发挥80kW的输出功率。在轻度混合动力车方面,48V驱动可安装在曲轴和输入轴上等。(摘自2019年7月9日新闻) |
采埃孚宣布,被选为为FCA后驱车和全驱车的前置纵向发动机布局提供变速器的全球供应商。采埃孚将进一步优化目前的8档AT并供应内置混合动力车用电驱动设备的新款8档变速器。新款变速器将从2022年开始由德国萨尔布吕肯(Saarbruecken)工厂作为主导工厂投产,未来,还计划在美国和中国进行投产。此外,该变速器是一种整合电驱动设备的产品,采用前置发动机布局,几乎可用于所有细分市场的车辆。此次订单是采埃孚有史以来的第二大订单,如果包括为已签订协议的宝马供应该产品在内则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订单。(摘自2019年7月3日新闻) | |
商用车用中央电驱动系统 | 采埃孚宣布,为客车和中型卡车开发新款中央电驱动系统。计划在中国开发该中央电驱动系统,未来将在中国国内生产。此外,该系统专为满足中国市场特殊的情况和中国整车厂提出的要求而设计。该单元为长度为10-12米的公交车、区间车及最大12吨的中型卡车而设计,旨在满足集成至既定车辆平台所需的标准。此外,该系统还将永磁同步电机(PSM) 作为动力源,最大输出功率为170kW,最大扭矩为3,000Nm,客车的最大可通行坡度为15%,卡车为25%,即使在复杂的地形上也能畅行无阻。该系统被设计为符合全球安全性能标准(ISO26262)的ASIL-C等级。(摘自2019年4月15日新闻) |
面向日本市场的电动轻卡 | 采埃孚的日本子公司ZF Japan宣布,为日本市场开发出电动轻卡。此次的样车由ZF Japan的工程团队和德国总部在横滨的技术中心联合开发。该样车是一款车全重5吨、载重2吨的电动卡车,用采埃孚的“CeTrax lite”代替日本常见轻型商用车的内燃机,该系统基于乘用车的电驱动系统开发。为样车配套的该系统是一个总重为120kg的小型轻质驱动单元,最大输出功率为150kW,最大扭矩为380Nm,将和内燃机发挥同等性能。(摘自2019年4月23日新闻) |
2档电驱动产品 | 采埃孚宣布,开发出面向乘用车的新型2档电驱动产品,该产品集成配备电机的换挡装置和电力电子件。安装新型2档电驱动的车辆可实现节能,且与使用1档电驱动的车辆相比,最大可延长5%的续航里程。此外,通过作为模块进行紧凑设计,除了可配套于小型乘用车之外,还具有可针对跑车和高性能汽车进行调整和扩展的功能。针对该2档电驱动,整车厂有2种选择,即是否使用与原有尺寸相同的储能器进一步延长续航里程,还是搭载小型储能器。(摘自2019年7月16日新闻) |
舍弗勒:进军电机制造领域,在电动车领域获得11亿欧元订单
2019年9月,舍弗勒宣布进军电机的制造领域。利用2018年底收购的电机制造商Elmotec Statomat公司的技术,开始自产可用于电动车桥驱动系统的电机、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等混合动力模块适用的电机。满足从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到800V高电压,从15kW到300kW的广泛需求。该电机已获得订单,将于2021年在全球开始量产。
![]() |
![]() |
800V 电动车桥电机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展示) |
48V P2混合动力系统电机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展示) |
舍弗勒宣布,2019年第2季度在电动车领域获得11亿欧元的订单。电机的生产方面,与豪华车厂商签署合同。舍弗勒致力于电动车领域的发展动向除了进军电机领域以外,还能从新建工厂这一点看出。2018年9月舍弗勒宣布,在德国布赫工厂成立主机配套部门总部,并招聘电动车领域的人才。还在美国和中国成立了电动车零部件工厂。
进军电机生产领域 | 舍弗勒宣布,利用模块化且高度集成的技术平台进军电机生产领域。该电机系列可适用于从混合动力模块到专用混合动力变速器(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的产品,可应对48-800V电压的电机拥有15-300kW的输出功率。计划于2021年投产供应全球客户的该产品。据悉,将利用机械零部件、生产工艺、绕组技术的综合专业性和对所有车辆系统的深入了解,实现短开发周期和具有先进技术的流畅电机生产工序。(摘自2019年9月6日新闻) |
---|---|
电动车业务 | 舍弗勒宣布,在2019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电动车业务部门和全球豪华车整车厂签订11亿欧元的电机供应协议。据悉,2019年初启动的“RACE”项目将不断提高主机配套业务部门的效率,优化产品组合,目前处于第一阶段。(摘自2019年7月29日新闻) |
强化德国布赫基地 | 舍弗勒宣布,将投资6,000万欧元强化德国布赫(Buhl)基地。在此次的项目中,将新建最新的开发大楼和汽车主机配套业务部门总部。舍弗勒在布赫、美国伍斯特(Wooster)和中国上海安亭新建了新总部主导的电动车能力中心。布赫基地的总面积达23,400平方米,计划新建可供约500名员工使用的办公区、食堂、会议区、试制生产设施、测试设备等。预计今后数年内将主要在电动车领域创造出350个就业岗位。(摘自2018年9月25日新闻) |
马勒:自主开发48V电池,还进军无线充电领域
2019年11月,Mahle Powertrain宣布自主开发出48V电池。新电池提高了轻度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可削减12-15%的油耗。样品目前处于试验阶段,下一阶段计划为搭载电动机械涡轮增压器的小型演示车辆配套。
2019年,马勒开发出电池壳体、电力电子产品、机油管理模块新产品。马勒目前在电动车领域提供和开发自主开发的电动车MEET、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等产品和技术。
![]() |
![]() |
Nexcel机油管理系统 (2019年东京车展展示) |
用于EV的电池冷却板 (2019年东京车展展示) |
2019年2月,马勒获得WiTricity的无线充电技术许可。WiTricity是利用无线磁共振技术提供充电技术的初创企业,2011年与丰田开展合作。通过此次获得许可,马勒将加强无线充电相关研发活动。马勒将利用其电子控制设备、软件和热管理等技术能力,致力于打造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小型化系统,目标是开发出客户可自行升级功能的产品。
2019年4月,马勒成立的初创企业chargeBIG研发的充电技术被德国斯图加特机场的停车位采用。在机场内设置了110个充电车位。
研发方面,2018年10月马勒在匈牙利成立电动压缩机工厂,次月在西班牙成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将进行电驱动系统、充电管理系统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发。
2019年8月,马勒宣布将在传统出行领域的研发专业知识集中至燃料电池的研究项目。使热、空气和液体管理和过滤能跨领域合作研发,通过相互合作开发热交换器和离子交换器,确保燃料电池车上高电压冷却液的耐电压性能,同时保证了高电压条件的安全性。
![]() |
主动式Mahle Jet Ignition (2019年东京车展展示) 主动式Mahle Jet Ignition的预燃室具备火花塞和喷油器。被动式则只有火花塞。 |
混合动力模块方面,2019年8月,马勒发布了马勒模块化混合动力总成(MMHP)。该模块搭载2缸或3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是适用于B级车至J级SUV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模块。MMHP采用Mahle Powertrain的被动式Mahle Jet Ignition系统。实现高温且快速的燃油喷射和高压缩比,从而优化油耗。马勒利用MMHP能提高电动动力总成的性能,从而开发出优化成本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
48V电池 | 马勒集团旗下的Mahle Powertrain发布用于轻度混合动力车(HV)的新款48V电池的样品。该电池可将储电和放电的再生能量最大化,并大幅提高轻度混合动力车的效率,可节约12-15%的燃料。通过优化电池冷却,将保证充电和放电性能以及电池耐用性,Mahle Powertrain通过模拟证明冷却性能完全达到目标,建立了可靠的冷却战略。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母线和电池的高电阻产生额外的热源,可能会限制系统的电力容量,因此该公司的工程师高度重视这些电气连接的设计。目前为了确定电池组可达到性能目标,正在进行最初的样品测试。下一步计划将样品电池组应用于该公司的48V小型演示器。(摘自2019年11月7日新闻) |
---|---|
48V电池技术 | 马勒集团旗下的Mahle Powertrain在2月举办的Future Powertrain Conference上发布提高轻度混合动力车性能的48V电池技术。新开发的电池组可实现大功率的充电和放电,通过高效的能量回收和快速充电以提高效率,改善12-15%的燃效。(摘自2019年3月5日新闻) |
新型电池外壳 | 马勒宣布,开发出新型电池外壳,具备提高电池快速充电能力的热管理功能。该产品将驱动电池的尺寸缩小约40%,不仅在于纯电动车的CO2排放量为零,还有助于降低电池成本。为实现快速充电过程中所需的高冷却性能,用介电液体包围电池电芯。据称,利用纤维增强树脂设计实现轻量、坚固的产品,有助于减轻汽车重量。(摘自2019年8月14日新闻) |
燃料电池研发项目 | 马勒宣布,将在传统车领域的广博研发专业知识集中至燃料电池项目。据此,使热、空气与液体管理和过滤能够有目的地协同工作。项目团队通过分析结果来确定外围零部件的设计,可制造出成本优化的汽车。各个研发中心之间紧密互动的案例包括热管理和过滤专业领域共同开发的、可在所有条件下确保高压安全的热交换器与离子交换器,以及结合发动机外围、流动模拟和过滤专业领域知识开发的燃料电池车智能排水系统。马勒将通过调整内部结构和整合专业领域,快速应对汽车行业的环境变化。(摘自2019年8月8日新闻) |
基于综合热系统(ITS)的EV用系统 | 马勒宣布,开发出基于综合热系统(ITS)的紧凑且经济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延长纯电动车(EV)在特别严寒环境下的续航里程,还可适用于未来的车辆设计。该公司的综合热系统是将各种热零部件整合至1个系统,该系统拥有多种功能,配备该系统的车辆可延长7-20%的续航里程。系统的核心为由冷却液循环装置、制冷剂冷凝器(i condenser)、热膨胀阀和电动压缩机等构成的半密闭型制冷回路。此外,据称该系统除了具有低成本和环保的优点之外,还拥有设计灵活性等附加价值。(摘自2019年7月22日新闻) |
新型机油管理模块 | 马勒宣布,开发出新型机油管理模块。该单元由机油滤清器、电动机油泵及节温器组成。整车厂利用该模块可解决与开发高性能纯电动车(EV)相关的多个课题。该公司获得专利的压力侧过滤技术还可实现灵活选择泵的种类、大小与功率。据此,可降低机油泵吸入侧起泡和穴蚀等的风险,泵送量由此得以增加,在低流量时也可获得更有效和精确的控制。另外,减少与动力总成的接口意味着安装时需要更少的时间、精力、材料和成本。(摘自2019年5月22日新闻) |
充电设备的优化解决方案 | 马勒宣布,斯图加特机场购买该公司供应的chargeBIG充电系统,决定实施员工通勤车辆的电动化,并对停车场的电动车进行维护。chargeBIG是该公司设立的初创公司,是一家为电动车供应充电设备和解决充电基础设备的瓶颈而设立的企业。通过新的投资,该解决方案致力于合理利用现有设备而不是扩充设备,因此可降低成本。(摘自2019年4月17日新闻) |
无线充电系统 | 马勒宣布,获得无线充电技术公司WiTricity的磁共振技术全面使用权。通过获得许可,马勒将致力于纯电动车(EV)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发。马勒的系统是双向的,使停放中的车辆起到缓冲存储的作用,并能向电网馈电。该系统可充分利用来自可再生能量的电力。(摘自2019年2月6日新闻) |
在西班牙新建研发中心 | 马勒宣布,在西班牙瓦伦西亚(Valencia)新建研发中心。今后,250名员工将在电子开发中心基地致力于开发可持续出行社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新中心将进行电驱动系统、充电管理系统、空调系统的开发和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系统验证等。(摘自2018年11月23日新闻) |
新建电动压缩机工厂 | 马勒宣布,在匈牙利包洛绍焦尔毛特(Balassagyarmat)新建了其首个电动压缩机生产工厂。将面向全球整车厂生产电动压缩机,已经获得了多个公司的项目。预计从2019年开始量产。(摘自2018年10月31日新闻) |
集成模块化混合动力驱动系统MMHP | 马勒宣布,开发出集成模块化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以适用于广泛的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Mahle Modular Hybrid Powertrain (MMHP)”可适用于高效的2缸或3缸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将应用于从B级到大型J级SUV的各种车型。据称,发动机在初期测试中达到每千瓦时207g的超低油耗,通过使用进气口燃油喷射(PFI)、无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的单顶置凸轮轴(SOHC)和简单的双气门技术,可最高降低30%的成本。根据应用要求,还可选择使用1挡、2挡和4挡变速器。(摘自2019年8月29日新闻) |
法雷奥:与德纳合作,向市场投放48V混合动力及EV系统
2019年10月,法雷奥宣布,与德纳合作,向市场投放48V混合动力系统及EV系统。提供三轮或四轮都市轻型车的电动化或2.5t及以下车辆的混合动力化系统。由法雷奥制造的电机和逆变器,以及德纳的电动变速器Spicer Electrified构成。
德纳在2019年Automotive World上展出了Spicer Electrified的电驱动单元。除了其齿轮以外,还展出电机及逆变器一体化的驱动单元。此次通过与法雷奥合作,嵌入法雷奥的电机和逆变器。预计2020年将面向欧洲知名整车厂量产该产品。
法雷奥在2019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了采用48V系统的PHV样车。该PHV搭载电机、车载充电器、DC/DC转换器等法雷奥电动解决方案,纯电动续航里程达40km。法雷奥2018年向研发方面投入20亿欧元,致力于自动驾驶等下一代移动出行领域及电动化领域。
![]() |
![]() |
德纳产Spicer Electrified e-Drive单元 (2019年Automotive World展示) |
零排放都市型概念车 (48V)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展示) |
在48V混合动力系统、EV系统方面与德纳合作 | 2019年10月,法雷奥和德纳宣布,为了向市场投放端到端48V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EV)系统进行全球规模的合作。首款产品将在2020年初配套于欧洲整车厂的量产车型。该系统由法雷奥生产的电机、逆变器和德纳的电动变速箱Spicer Electrified组成,将提供三轮、四轮等都市型车辆的电动化和重量低于2.5吨的车辆的混合动力化所需的所有组件。此外,据称该产品具有60V以下的低压构造,价格合理且几乎无需维护,可灵活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车辆。(摘自2019年10月3日新闻) |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PHV) 的样车 | 法雷奥宣布,将公布搭载电机、车载充电器、DC/DC转换器等电动系统的家庭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的样车。该样车可电动行驶40km,最高时速为70km/h。此外在长途行驶时可将动力切换至内燃发动机。此外,该公司还将展出作为纯电动车(EV)重要课题之一的电池热管理技术,以保护车载电池的寿命。(摘自2019年9月11日新闻) |
双向充电 | 法雷奥与中国的初创公司Xcharge合作,共同研发“车辆到电网”(V2G)技术,以双向充电的创新方法实现配电网络再均衡。这套智能充电系统可以让汽车电池在电力富裕时储存电力,并在电力短缺时将汽车电池中的电力反充给电网,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完成这套充电和反充进程。据介绍,到2025年,中国的电动车停车场将能容纳1,000万辆电动车,如果100万辆电动车配备有V2G功能,将有可能产生3千兆瓦的电力,相当于3个核反应堆的功率。(摘自2018年12月10日多家媒体报道) |
博格华纳:发布集成驱动模块iDM,2021年为中国整车厂的EV配套
2019年10月,博格华纳宣布,与中国知名NEV整车厂合作,供应集成驱动模块iDM。将为2021年量产的EV配套。2019年1月,iDM作为eDM的后续产品发布。针对iDM开发的电力电子件实现小型化和降低损耗等,提供3档电力(iDM90、iDM120、iDM160)。还具有无需更改发动机等的配置就能使内燃机车混合动力化的优势。博格华纳在美国的电动车超过120万辆,预计到2023年将扩大至560万辆,因此,预计将加强车载充电器、电驱动模块和其他产品阵容。全球年收入中,预计混合动力车和EV相关收入将增长70%。
2019年11月,博格华纳宣布,将向长安汽车的2020款车型的新一代混合动力变速器供应三离合器P2驱动模块和电动液压控制单元。具备三离合器的该模块可断开发动机,进行EV行驶。
![]() |
![]() |
iDM 集成驱动模块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展示) |
三离合器P2驱动模块 (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展示) |
2019年5月,博格华纳发布了新的车载充电器(OBC: On Board Charger)。该产品采用碳化硅电力电子件,额定电力为7.4kW、11kW、22kW,交流电,适用于电压400V、650V、800V的电池。同月,博格华纳宣布与Romeo Power Technology成立合资公司,主要补充以小型车为目标的电池包及电池模块相关产品组合。博格华纳将投放采用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算法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自主开发的热工学技术,从而激发车载充电器与电机和电池加热器等零部件的相互作用。
此外,还将加强提高电动车性能的产品。名为HYVO的渐开线齿形高速链驱动技术降低P2、P3、P4混合动力车的噪音和振动,提高耐久性,满足混合动力车要求的静谧性。此外,2019年2月,宣布向欧洲商用车厂商供应PHEV用高压发夹式电机。将在城市配送和夜间配送方面发挥优势。
![]() |
![]() |
7.4kW 车载充电器 (2019年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横滨 展示) |
HYVO链条 (2018年北京车展展示) |
集成驱动模块iDM | 博格华纳宣布,将与中国知名新能源车整车厂合作,为计划2021年量产的纯电动车供应集成驱动模块iDM。该项目是博格华纳在中国的首个iDM项目。iDM系列适用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推出iDM 90、iDM 120、iDM 160三种不同功率等级,根据架构和用途可轻松集成至前/后车桥。iDM的运行电压为220-480V,最大输出功率为150kW、最大扭矩为3,000Nm,根据需要,功率和扭矩可分别扩展至160kW和3,800Nm。(摘自2019年10月29日新闻) |
---|---|
博格华纳发布了继已量产的电驱动模块(eDM)之后的产品—搭载开发的动力电子的集成驱动模块(iDM)。该新产品有3种版本(iDM XS、iDM S和iDM M),可根据架构和用途轻松集成至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前/后车桥上。该解决方案与高效电力电子技术、先进的变速器系统和以高效绕组定子解决方案为特点的行业最先进的驱动电机技术相结合,既适用于纯电动车,也适用于P4混合动力汽车,即电机位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后轴上。(摘自2019年1月24日新闻) | |
HV驱动模块 | 博格华纳宣布,将为长安汽车新一代混合动力变速器供应三离合器P2驱动模块和电动液压控制单元。博格华纳将为长安汽车2020款车型量产P2模块。通过集成P2驱动模块和电动液压控制单元可改善燃效和尾气排放,并提高系统效率和性能。可扩展的模块设计可应对各种扭矩,并可选配电机,具有与高压PHV、高压HV、48V系统的兼容性。将电机直接安装在内燃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博格华纳P2同轴混合动力模块具有与现有车辆平台的兼容性,将实现经济高效的混合动力化。此外,集成包括可断开离合器在内的最多3个离合器,由于可以与发动机分离,因此不仅可实现混合动力功能,还可在EV模式下行驶。(摘自2019年11月6日新闻) |
车载充电器(OBC) | 博格华纳发布最新的车载电池充电器(OBC),使用先进碳化硅技术,具有出色的功率密度、功率转换效率和安全性。为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配套的OBC将电网的电流由交流电(AC)转换为直流电(DC),从而为电池充电。该技术能适用于7.4kW、11kW、22kW等广泛的交流电范围。可整合2.3kW-3.6kW的DC/DC转换器,适用于所有电池材料和400V、650V、800V的电压。(摘自2019年5月16日新闻) |
HYVO链条 | 博格华纳宣布,将为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配套HYVO链条传动系统。一般应用于分动箱和变速器的HYVO链条是一种专利倒齿静音链条技术,适用于P2离轴(驱动电机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P3(驱动电机安装在变速器后方)、P4(驱动电机安装在后车桥)等混合动力系统。链条传动系统很容易集成到P2离轴、P3和P4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较高的布局灵活性。除了HYVO链条外,博格华纳还将开发套筒链条和滚子链条,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摘自2019年4月30日新闻) |
EV用扭矩矢量系统 | 博格华纳宣布,开发出用于纯电动车(EV)的新款扭矩矢量系统。该系统无需传统的2个电机,仅用1个电机即可运转。该产品面向大型整车厂的EV,将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投产。扭矩矢量双离合器单元具备2个离合器(内侧和外侧),替代了电动传动系统的传统差速器。该系统每个离合器的最大扭矩达2,600Nm,无需全轮驱动的情况下可断开后车桥,并在前轮驱动模式下运转。(摘自2019年10月28日新闻) |
与Romeo Power Technology的电池合资业务 | 博格华纳宣布,将与电池模块及电池组的供应商Romeo Power Technology设立合资公司。博格华纳的出资比例为60%,Romeo Power Technology为40%。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博格华纳旨在完善产品阵容的同时,并填补电池单元制造商、混合动力车及纯电动车客户之间的市场缺口。Romeo Power Technology是一家由SpaceX、特斯拉和三星的工程师团队于2015年设立的公司,Romeo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配备具有提高性能和寿命的特有算法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及特有的热管理系统等。合资公司将开展以轻型车为主的业务。此外,博格华纳计划收购Romeo Power Technology 20%的股份,将占据董事会中的两个席位,预计于2019年第二季度完成出资和合资业务的交易。(摘自2019年5月7日新闻) |
EV及HV相关产品销售额年增长率将达70% | 博格华纳除了现有业务规模和产品阵容以外,还公布了2023年的销售额、各部门比重等预测数据。相对于17年度98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23年度计划增加42.9%至140亿美元。尤其是用于HV和EV的驱动系统的收入年增长率将超过70%。HV用电驱动系统除了HV专用零部件以外,还能销售内燃机构零部件,因此将成为推动收入增长的支柱。 (摘自2019年1月21日日刊自动车新闻) |
出售热管理业务 | 博格华纳宣布,同意将恒温器业务出售给Arlington Industries Group。此次出售包括德国Oberboihingen和巴西Piracicaba的生产设施。出售价格约2,400万欧元,交易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完成。恒温器业务是2014年从Gustav Wahler GmbH&Co. KG收购尾气排放再循环阀门业务时同时收购的业务。预计2018年恒温器业务的销售额为1.1亿欧元。(摘自2019年1月4日新闻) |
------------------
关键词
电动化、EV、混合动力、博世、博格华纳、大陆、德纳、舍弗勒、法雷奥、采埃孚、EV电池、车载充电器、驱动模块、逆变器、电机、电动车、变速器、电动车桥、48V、碳化硅、半导体
<全球汽车信息平台 Mark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