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 (原 Panasonic Corporation)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公司概要
业务内容
ー综合电子制造商。
-以松下电器作为持股公司并通过以下8家业务公司/关联公司开展业务。汽车系统公司和能源公司负责车载应用。汽车系统公司负责下一代座舱系统、汽车导航系统、ETC车载设备、车载摄像头、车载充电系统和电动压缩机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移动出行能源业务部开发、制造和销售车载圆柱形电池。
松下控股 | |||||||
松下电器 | 松下 汽车电子系统 |
松下 娱乐互动 |
松下 住空间 |
松下 互联 |
松下 机电 |
松下 新能源 |
松下 卓越运营 |
中国东北亚公司 | -信息娱乐系统业务部 | -影像解决方案业务部 | -厨卫浴系统业务部 | -Blue Yonder Holdings | -机电一体化业务部 | -能源装置业务部 | |
生活家电公司 | -人机界面系统业务部 | -建筑系统业务部 | -媒体娱乐业务部 | -工业设备业务部 | -移动出行能源业务部 | ||
新风空调公司 | -车载系统业务部 | -外部系统业务部 | -工序自动化业务部 | -设备解决方案业务部 | 能源解决方案业务部 | ||
冷链公司 | -Ficosa international | -松下航空电子 | -电子材料事业部 | ||||
电力工程公司 | -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业务部 | ||||||
-现场解决方案公司 |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股份转让
-松下控股(PHD)宣布与美国资产运营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Apollo)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就松下汽车电子系统(PAS)达成合作伙伴关系。PHD拟将其目前百分百控股的PAS的部分股份出售给Apollo提供投资建议的基金,由此,PAS将成为PHD的权益法适用公司。PAS作为松下集团的业务公司,一直专注于信息娱乐业务,然而,由于最近电动化转型势头迅猛,汽车架构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需要加强软件开发和电动化举措。通过本次与Apollo达成合作,PAS将能够获得持续融资,以加强其在成长型业务中的开发能力。(摘自2023年11月17日公告)
-松下控股公司(PHD)于3月29日宣布,已与美国投资基金Apollo集团签署了松下汽车电子系统公司(PAS)的股份转让协议。Apollo提供投资建议的基金将收购PAS 80%的股份,松下控股将收购20%的股份。(摘自2024年4月1日日刊自动车新闻)
资本构成
-从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名古屋证券交易所转至主要市场上市 | (截至2024年3月31日) |
名称或公司名 | 出资比例(%) |
日本Master Trust信托银行株式会社 (信托账户) | 15.26 |
Custody Bank of Japan, Ltd.(信托账户) | 7.94 |
STATE STREET BANK WEST CLIENT - TREATY 505234 | 2.42 |
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 |
2.07 |
MOXLEY & CO LLC | 1.82 |
住友生命保险相互会社 |
1.60 |
松下员工持股会 |
1.37 |
JP MORGAN CHASE BANK 385781 |
1.32 |
挪威政府 | 1.30 |
松下不动产株式会社 | 1.24 |
合计 | 36.38 |
主要产品
松下汽车电子系统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下一代座舱系统 (Next-generation cockpit systems)
-IVI座舱系统 (In-Vehicle Infotainment cockpit system)
-座舱空间“WELL Cabin” (WELL Cabin concept)
-汽车导航 (Navigation system)
-无线充电桩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s)
-汽车扬声器 (Car speakers)
-后座娱乐系统 (Rear Seat Enterteinment System)
-智能网联显示器音频 (Connected audio with display)
-车载纳诺怡发生装置 (Car nanoe generators)
-ANC/ASC系统 (ANC/ASC systems)
-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
-舱面机制 (Deck mechanisms)
-片材加热装置 (Sheet heater devices)
-便携式导航设备 (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
-汽车音响 (Car audio)
-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 (Telematic control units)
-智能连接模块 (Smart connectivity modules)
-全液晶仪表 (Full-display meters)
-抬头显示器 (Head-Up Displays)
-ETC2.0车载单元 (ETC2.0 onboard units)
-车载摄像头模块 (Vehicle Camera modules)
-智能后视镜 (Intelligent Rearview Mirror)
-声纳系统 (Sonar systems)
-行车记录仪 (Drive Recorder)
-汽车网络安全 (Cyber Security Robustness Solution)
-脱手检测系统(HoD) (Hands on detection systems)
-环视系统 (Surround View Systems)
-控制ECU (ADAS ECU)
-智能无钥匙/蓝牙单元(BTU) (Smart keyless systems/Bluetooth Unit (BTU))
-入侵传感器
-变速系统 (Shifter systems)
-传感器和摄像头清洁装置 (Sensor & camera cleaning)
-前照灯清洗器 (Headlamp washer)
-外部/内部后视镜 (Exterior/Interior rearview mirrors)
-透明装饰面板 (Decoration Panel with Transparency)
-仪表板按键 (Instrument panel switches)
-方向盘按键 (Steering switches)
-后角传感器 (Back & corner sensors)
-电子后视镜 (Electronic mirrors)
-电池管理控制器 (Battery Management Controller)
-车载充电器 (Onboard charging systems)
-电动压缩机 (Inverter-integrated compressors)
-电池加热器 (Battery Heater device)
-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充电电缆 (Charging cables)
松下新能源 (Panasonic Energy)
-汽车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公司历程
原 汽车系统公司 (PAS) 发展历程
2003年 | 松下汽车系统公司(PAS)开始运作。 |
天津松下汽车电子开发有限公司[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成立。 | |
松下AS美国公司[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mpany of America]成立。 | |
2004年 | 松下AS欧洲有限公司[Automotive Systems Europe Panasonic GmbH]成立。 |
2005年 | 松下AS中国公司[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hina)](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成立。 |
2006年 | 松下AS亚太株式会社[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Asia Pacific Co., Ltd.]成立。 |
2008年 | 松下汽车系统公司更名为汽车系统公司。 |
2010年 | 松下AS印度公司[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India]成立。 |
原 能源公司 (原三洋电机) 发展历程
1950年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守口市梅町)成立。 |
1959年 | 东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群马县邑乐郡)成立。 |
1975年 | 开发世界首款锂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1978年开始量产)。 |
1986年 | 三洋电机与东京三洋电机合并,“新生三洋电机”开始运作。 |
1990年 | 镍氢电池“TWICELL”发售。 |
1994年 | 锂离子电池开始量产。 |
1999年 | 开发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 |
2001年 | 收购东芝集团的镍氢电池业务。 |
2004年 | 混合动力车(HEV)用镍氢电池系统开始量产。 德岛工厂开始运作,增产锂离子电池。 |
2005年 | 下一代镍氢电池“eneloop(爱乐普)”上市。 |
2008年 | 与大众集团(德国)合作开发HEV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系统。与松下株式会社签订资本/业务合作协议。 |
2009年12月 | 松下收购50.27%的股份,三洋电机正式成为松下子公司。 |
2012年 | 松下能源和三洋电机能源合并成立新能源公司。 |
Automotive & Industrial Systems Company历程
2013年4月 | 统筹汽车系统公司、设备公司、 能源公司及制造业解决方案公司,成立Automotive & Industrial Systems Company。 |
2014年6月 | 将松下的半导体业务吸收分割后转让给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 Ltd.。 |
2014年7月 | 从AVC网络公司接管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将Panasonic CycleTech Co., Ltd.移交至Appliances公司。 |
2015年4月 | 从Appliances公司接管电机业务单元(电机事业部)。 引进4大业务运营制度(汽车、能源设备、工业及工厂解决方案)。 |
2017年4月 | 西班牙Ficosa International S.A.成为合并子公司。 |
汽车公司发展历程
2019年4月 | 基于原Automotive & Industrial Systems公司的汽车业务和车载能源业务领域成立新公司“Automotive Company”。 |
2020年4月 | 成立与丰田的车载方形电池业务相关的合资公司“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汽车系统公司发展历程
2022年4月 | 松下集团向控股公司转型,成立车载业务新业务公司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
能源公司发展历程
2021年10月 | 基于工业解决方案公司的能源领域、美国公司的Tesla Energy业务、总部旗下的能源技术事业部成立Energy Company。 |
2022年4月 | 随着业务的商业化,公司更名为Panasonic Ener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