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2017年投放新品牌LYNK & CO,2020年销售目标为200万辆
扩大产能,加快新能源车事业
2017/04/01
- 概要
- 吉利集团概要:集团企业成员及品牌、销量
- 吉利汽车控股的中期目标:为了到2020年实现200万的销售目标,将加强产能、推进全球品牌的推广
- 新能源车战略:到2020年加强新能源车领域
- 吉利品牌:利用高性价比的品牌和广泛的产品线扩大销量
- LYNK & CO品牌:定位与外资品牌竞争的国际品牌
- 吉利汽车控股的销售情况:2016年销量同比增长50%,2017年将继续畅销
- 吉利汽车控股业绩:2016年销售额达537亿元,净利润达51.7亿元,创历史新高
- 吉利集团的生产基地:加快新能源车工厂建设
- 沃尔沃汽车:作为吉利集团的高端品牌,业绩回升
- 吉利集团中国销量 (工厂出货量)
- LMC产量预测:吉利汽车集团产量稳健增长,预计2020年产量可达187万辆
概要
![]()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吉利集团) 是产销乘用车及商用车的中国汽车集团,2016年销量 (工厂出货量) 位列第8。在本土整车厂中销量仅次于长城汽车。
吉利集团的前身是集团创始人李书福1986年在浙江省成立的冰箱零部件工厂。1997年获得汽车生产许可证后,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投产汽车。
2005年,集团旗下拥有吉利品牌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下称:吉利汽车控股)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积极收购海外企业,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器厂商Drive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2010年收购福特旗下的乘用车部门沃尔沃汽车、2013年收购伦敦出租车等,都纳入了吉利集团麾下。
吉利汽车控股2014年曾对品牌和销售渠道进行梳理。其结果,目前在吉利集团旗下生产的主要品牌统一至吉利和沃尔沃两个品牌。2016年,吉利汽车控股推出面向年轻人群的全球品牌—新品牌“LYNK & CO”。生产微公交EV以及小型EV的合资公司康迪、以及城市微行EV的合资公司知豆,都在2016年从吉利汽车控股剥离,成为吉利集团旗下的合资公司。
吉利汽车控股2016年对吉利品牌的车型结构进行了重整,通过增加SUV车型,使销量同比增长50%达76万辆。销售额也同比增长78%达53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6%达51.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2017年,通过投放新款SUV、MPV以及HV和PHV、发售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新品牌车型“LYNK & CO 01”,努力实现100万辆的销售目标。到2020年,还将增加新能源车,实现200万辆的销量 (包括LYNK & CO,不包括沃尔沃汽车、康迪和知豆)。吉利汽车控股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销量,目前正在对集团总部所在地浙江省的现有工厂进行扩建、并以极快的步伐新建和启动生产新能源车的新工厂。
本报告将主要介绍吉利集团旗下的吉利汽车控股,还将对沃尔沃品牌进行大致的介绍。
相关报告:
吉利集团概要:集团企业成员及品牌、销量
吉利集团主要企业成员的关系图 (%为出资比例)

吉利销量 (不包括沃尔沃汽车)
(辆)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
吉利国内 | 382,011 | 381,575 | 430,597 | 358,130 | 484,363 | 744,072 |
吉利出口量 | 39,600 | 101,908 | 118,871 | 59,721 | 25,734 | 21,779 |
吉利合计 | 421,611 | 483,483 | 549,468 | 417,851 | 510,097 | 765,851 |
康迪 | 0 | 0 | 0 | 0 | 14,078 | 11,745 |
知豆 | 0 | 0 | 0 | 0 | 25,395 | 20,292 |
(资料:根据吉利汽车控股年报、吉利汽车控股公开资料、MarkLines数据库制作) |
吉利集团的品牌构成
品牌名 | 定位 | 概要 |
---|---|---|
沃尔沃汽车 | 高端 | 吉利集团的高端品牌。2010年从福特手中收购,纳入吉利集团旗下,进行重组。 |
LYNK & CO | 中端 | 吉利集团着眼于全球市场的中端新品牌。将从2017年起投放市场。 |
吉利 | 入门级 | 吉利集团的入门级品牌。2014年,3个品牌 (帝豪 (Emgrand)、全球鹰 (Gleagle)、英伦 (Englon)) 统一至吉利这1个品牌。 |
康迪 | 合资EV品牌 |
微公交EV及小型EV的合资品牌。2016年起,各车型名称都改为全球鹰。 |
知豆 | 城市微行EV的合资品牌。 |
吉利汽车控股的中期目标:为了到2020年实现200万的销售目标,将加强产能、推进全球品牌的推广
2016年11月,在吉利集团的30周年庆典上,吉利提出《吉利汽车20200战略》注,到2020年要实现200万辆的产销目标。到2020年,将投放30多款各品类的新车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积极开展扩能、新能源车工厂及发动机工厂的新建等投资,同时还将充实经销网络。
吉利品牌在国内是知名的本土整车厂,但在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几乎无人知晓。在此背景下,吉利汽车控股于2016年10月在瑞典发布了全新的全球化品牌“LYNK & CO”。新品牌2017年在中国市场发售了紧凑级跨界车“LYNK & CO 01”后,还将向欧洲和北美投放车型。
注) “吉利汽车20200战略”:为了到2020年实现200万辆的产销目标,吉利计划投放各品类的新车型、扩大产能、并充实经销网络等。
目标销量 | ・目标为到2020年实现200万辆的销量。2017年销售目标为100万辆。 (不包括康迪、知豆、沃尔沃汽车) |
---|---|
扩能 | ・将加强浙江省台州、湖南省湘潭等工厂的产能,生产SUV及新能源车。 |
・将生产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157万台发动机、50万辆变速器和150万kWh电池等产品。 | |
・2017年2月举行了贵州省贵阳市发动机工厂的奠基仪式。总投资额约50亿元,年产量在40万台左右,将在2019年6月投产。 | |
・商用车方面,2016年10月,与五龙集团生产新能源客车的子公司“重庆五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将致力于新能源车的商用车领域相关技术和研发。 | |
车型规划 | ・2017年-2020年期间,将向市场投放包括新能源车在内的30多款新车型。还将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化等相关研究。 ・新车型将涉及轿车、跨界车、SUV、MPV各品类,覆盖从A0到B级的各细分市场。 |
海外战略 | ・通过新品牌“LYNK & CO”推进全球化发展。 |
・该品牌首款车型“LYNK & CO 01”于2017年投放中国,之后还将投放欧洲和北美市场。 | |
扩大经销网络 | ・全国经销店数量将扩大至约1,750家。 (截至2016年11月约700家) ・经销网络还将拓展至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西部地区。 |
・除了增加经销店数量以外,还将加强服务等软件方面。 |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的资料以及各类报道制作) |
新能源车战略:到2020年加强新能源车领域
吉利汽车控股的新能源车战略“蓝色吉利行动”于2015年11月发布。核心内容如下:
- 率先承诺提前全面实现2020年国家第四阶段企业平均5.0L/百公里燃油消耗限值。
- 实现消费者用传统汽车的购车成本购买PHV的梦想。
- 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PHV与HV销量占比达到65%,EV销量占比达35%。
- 在氢燃料及金属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 实现新能源技术,智能化、轻量化技术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建设混合动力系统 工厂 |
・2014年,与HV的电池供应商“湖南科力远”就提高HV技术、供应整车电池等目的,成立合资公司“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CHS)”。 |
---|---|
・2016年2月,发布“年产量100万辆节能及新能源车的混合动力系统的产业化”项目。 ・合资公司的总部、研发中心、工厂都落户湖南省长沙市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 ・第1期投资额达36.85亿元,年产量在30万辆。2017年内投产。 |
|
向电池工厂投资 | ・吉利与香港洪桥集团成立的“浙江衡远新源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4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举行了年产150万kWh工厂的奠基仪式。投资金额达20.5亿元。工厂竣工后,将生产相当于8万辆EV的电池。金华市还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出资的、生产微公交及小型EV的康迪电动汽车的总部所在地。 |
建设充电设备 | ・2016年8月,吉利集团的子公司“吉利新能源车销售公司”与国家电网关于建设充电设施展开合作。除了充电设备相关业务,还将共同开展汽车租赁等业务。 |
新能源车 生产基地的建设 |
・2016年底宣布了向浙江省义乌市总投资72亿元的新能源车项目。新车型的开发投资额达15亿元,2018年竣工后将形成年产能10万辆规模的工厂。 |
・义乌工厂将主要基于英国2.5t、3.5t平台生产6款商用车。该工厂生产的车型包括伦敦出租车TX5系列的EV车型。 | |
注) 吉利汽车控股虽然宣布“到2020年销量的90%及以上将是新能源车”,但如果按照2020年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来算,到2020年需要销售180万辆新能源车。而2016年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 (不含HV) 销量即使包括康迪和知豆在内,也只有8万辆左右。吉利汽车的目标所指的“新能源车”不包括HV的销量。中国的新能源车是指EV/PHV等车型,不包括HV。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的资料及各类报道制作) |
在甲醇燃料电池车领域的研究
吉利汽车控股提出EV、HV、PHV的三大新能源车发展路线,但2005年起也开始开发甲醇燃料车。2014年政府批准吉利汽车的甲醇燃料车,目前部分地区已投放了甲醇燃料的出租车。吉利还计划2017年内启动甲醇燃料车的工厂。工信部也从2017年起有推动甲醇车应用的趋势。
甲醇车工厂投产 | ・2015年11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了甲醇车工厂的奠基仪式。总投资额达100亿元,总面积约27万㎡,年产量10万辆。2017年投产。据报道,该工厂将生产轿车。 |
---|---|
・截至2017年3月,吉利汽车控股已向山西省晋中市和贵州省贵阳市投放的部分以甲醇为燃料的出租车。 | |
・2015年7月,向冰岛拥有可循环利用甲醇技术的化学厂商“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 (CRI)”投资4,000万美元。 |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资料及各类报道制作) |
EV品牌康迪和知豆
EV方面,2016年8月,吉利汽车控股出资的生产微公交及小型EV的“康迪电动汽车”、以及生产城市微行EV的“宁海知豆汽车”转让给母公司吉利集团。据部分报道称,转让理由是为了提高吉利汽车的品牌形象,也有部分意见认为,康迪和知豆的汽车均是廉价车,利润空间小,无法成为政府的新能源车补贴对象,所以从吉利汽车控股剥离。知豆汽车本身获得EV的生产许可。有报道称,今后知豆将生产吉利集团的部分小型EV。
康迪与知豆 | ・2016年8月,吉利汽车控股出资的康迪电动汽车与宁海知豆汽车的股份转让给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
---|---|
・宁海知豆汽车本身于2017年3月获得政府的EV生产许可。 |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资料及各类报道制作) |
吉利品牌:利用高性价比的品牌和广泛的产品线扩大销量
吉利汽车控股于2014年取消了3个品牌 (帝豪 (Emgrand)、全球鹰 (Gleagle)、英伦 (Englon)),整合至“吉利”这1个品牌,同时还统一了车标。由此,其经销渠道也从3个集约至1个,以提高效率,将资源都集中至“吉利”品牌。目前,吉利品牌定位在吉利集团沃尔沃品牌和LYNK & CO之下的入门级品牌。
“吉利”品牌中,在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车型是在整合吉利品牌时,作为车型名称保留的“帝豪 (Emgrand)”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高性价比的价格,2016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帝豪系列的各款轿车在2015年也继续畅销,达到吉利汽车控股整体销量的约3成。2016年3月上市的“博越 (Bo Yue)”是面向年轻人群的人气SUV车型,截至2016年12月的销量超过10万辆,十分受欢迎。
2017年吉利汽车控股的销售目标为比上年度增加约30%以上,达到100万辆。为了达成该销售目标,将向市场投放新款小型SUV、MPV以及HV和PHV等车型。
*帝豪、远景、金刚系列都推出SUV和轿车。博越只有SUV。博瑞则只有轿车。(截至2017年2月)
吉利品牌推出的主要车型
帝豪 (Emgrand) 系列 | ・2009年第1代轿车“帝豪”上市后,成为了吉利品牌最畅销的系列。2016年累计实现100万辆的销量。目前还推出两厢车、SUV和EV。“新帝豪”起价6.98万元。 ・适应人群广泛覆盖年轻人至商务用途。 |
---|---|
远景 (Vision) 系列 | ・推出轿车与SUV。排量广泛覆盖1.3L涡轮发动机到2.4L汽油发动机。起价5.39万元。主要面向家庭用途。 |
金刚 (King Kong) 系列 | ・推出三厢车和两厢车。排量只有1.5L一种。 ・“金刚超越型”售价4.59万元。同系列售价最高的三厢车“金刚CROSS”起价为5.29万元。 |
博越 (Bo Yue) | ・2016年3月上市的SUV车型。截至2016年12月,销量突破10万辆。2017年1月-2月合计销量超过4万辆。 ・1.8L柴油发动机组配6速AT/6速MT/四驱,2.0L汽油发动机组配6速AT。起价9.88万元。 |
博瑞 (Bo Rui) | ・2015年4月上市的中型三厢车。推出1.8L柴油发动机组配6速AT、以及2.4L汽油发动机组配6速AT。旗舰车型可选择3.5L汽油发动机组配6速AT。起价13.98万元。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资料及各类报道制作) |
LYNK & CO品牌:定位与外资品牌竞争的国际品牌
吉利汽车控股是首个推出国际品牌的本土整车厂,2016年10月发布面向全球市场的LYNK & CO品牌。新品牌定位在吉利品牌与沃尔沃品牌之间,目标与外资品牌车竞争。主要面向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销售方法不受传统的经销店销售方式的束缚,而是采取网上销售、在购物中心销售等独特的方式。10万元以下即可购买吉利品牌车辆,而沃尔沃品牌则至少在20万元以上。因此,部分报道推测,LYNK & CO品牌产品的售价或在两品牌之间。 计划在台州路桥生产的LYNK & CO 01将在2017年第4季度率先投放中国市场,随后还将投放欧洲和北美市场。据报道,原定2018年投放欧洲和北美市场,现改为到2019年第1季度投放。 |
理念 | 个性、开放、互联 |
---|---|
名字由来 | LYNK:博采东西方汽车工业优势,融合东西方文化,通过无间连接的创新科技在人、场景和体验之间建立全新连接模式。 |
CO:互联网时代开放与协作的精神以及无限可能。 | |
目标人群 | 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
车型与投放时间 | ・首款车型是紧凑级跨界车“01”,将推出搭载3缸1.5L涡轮发动机和4缸2.0L涡轮发动机的车型、以及HV。 ・竞争车型为合资品牌的紧凑级SUV。 |
・采用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 (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的小型车大平台。 | |
・据报道,“LYNK & CO 01”在中国上市的时间为2017年下半年,随后,在2019年第1季度还将投放欧洲、北美市场。欧洲和北美市场原定2018年投放。 ・投放欧洲和北美市场的车型将在中国组装后出口。 |
|
销售目标 | ・提出到2020年全球销售30万-40万辆 (包含在2020年全球200万辆的具体整体目标内)、到2022年销售50万辆的目标。 |
销售体系 | ・除了经销店,还将通过在线销售、在购物中心销售等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销售方式。 |
・将在中国开设170家经销店。 |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资料及各类报道制作) *China-Euro Vehicle Technology:沃尔沃汽车与吉利共同成立、开发LYNK & CO以及沃尔沃汽车的瑞典技术中心 |
吉利汽车控股的销售情况:2016年销量同比增长50%,2017年将继续畅销
国内销售情况吉利汽车控股2016年销量同比增长50.1%达76.6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销量占整体的97.2%,达74.4万辆。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长率为13.9%,相比之下,吉利的增速相当快。 2016年下半年起,销量取得飞跃性增长,很大程度上受到2016年12月排量1.6L及以下小型乘用车减税政策结束前的需求骤增影响。 其他促进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吉利汽车控股专注于向中国人气SUV市场投放车型。2015年车辆的近9成为基本型乘用车,SUV仅占11.5%,但到了2016年,吉利改革了产品结构,SUV车型的占比扩大至30.6%。 到了2017年,吉利的销量仍持续增长,同比大幅增长105%达19.2万辆。2017年1月-2月SUV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约10倍,达7.9万辆。2017年,吉利计划凭借新款SUV车型的投放、HV与PHV的投放,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新品牌紧凑级跨界车“LYNK & CO 01”,达成100万辆的销量。 *小型车税率减半的优惠政策原定到2016年底结束,但2016年12月中旬政府又宣布2017年1月1日起将上调至7.5%,并延长至2017年底。2018年1月1日起,税率将恢复到10%。 |
![]() |
![]() |
![]() |
海外/出口情况吉利汽车控股自2003年起开始出口,到2013年为止以中东、东欧和南美为中心,出口量稳定扩大。但是,出口量在2013年达到11.9万辆的顶峰后开始下降。其年报显示,2014年出口量下降是由于吉利汽车控股的主要出口市场俄罗斯、乌克兰、中东的经济减速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其中俄罗斯方面,由于卢布下跌,产生汇兑亏损,因此对俄罗斯业务进行了重组。 目前吉利汽车控股正推进现地生产,实际上从2010年初开始就已开展KD生产,但销量并未如预料那样增长,反而出现减少趋势。 |
![]() |
吉利汽车控股主要出口市场的销量 (不包括沃尔沃汽车、康迪、知豆)
(辆)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
---|---|---|---|---|
沙特阿拉伯 | 15,163 | 14,548 | 4,445 | 6,965 |
斯里兰卡 | 2,664 | 1,479 | 1,986 | 4,598 |
埃及 | 2,829 | 12,209 | 16,533 | 3,559 |
阿曼 | N/A | N/A | 1,324 | 2,162 |
古巴 | 1,986 | 1,082 | 1,554 | 1,628 |
智利 | 2,744 | 4,229 | N/A | 985 |
乌克兰 | 12,835 | 18,810 | 3,128 | 816 |
阿尔及利亚 | N/A | 1,187 | 1,169 | 619 |
阿联酋 | N/A | N/A | N/A | 597 |
乌拉圭 | N/A | 2,909 | 3,150 | 526 |
苏丹 | N/A | N/A | N/A | 470 |
哈萨克斯坦 | N/A | N/A | N/A | 400 |
俄罗斯 | 24,924 | 32,106 | 10,037 | N/A |
白俄罗斯 | N/A | 6,036 | 9,522 | N/A |
伊朗 | 4,165 | 12,514 | 3,508 | N/A |
伊拉克 | 22,882 | 4,203 | N/A | N/A |
利比亚 | N/A | 1,019 | N/A | N/A |
南非 | 1,258 | N/A | N/A | N/A |
土耳其 | 1,036 | N/A | N/A | N/A |
其他 | 9,422 | 6,540 | 3,365 | 2,409 |
合计 | 101,908 | 118,871 | 59,721 | 25,734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年报制作) |
吉利汽车控股业绩:2016年销售额达537亿元,净利润达51.7亿元,创历史新高
吉利汽车控股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8.3%,约达537.2亿元,创历史新高。2016年向市场投放新车型促使销量增长,使净利润同比增长125.9%达51.7亿元。 作为2016年销售额及利润增长的原因之一,虽然比其他整车厂晚了一步,但仍投放了国内最具人气的SUV车型。具体来说,远景系列和帝豪系列的SUV车型、以及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人气车型博越 (Bo Yue) 都十分畅销。此外,帝豪系列的各款轿车也延续了2015年的势头,为销售额的增长作出贡献。 此外,2014年销售额的低迷是由于吉利汽车控股的品牌重组,近年来,吉利品牌的形象、产品及服务品质均得到改善。
|
![]() |
(百万元)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
---|---|---|---|---|---|
销售额 | 24,628 | 28,708 | 21,738 | 30,138 | 53,722 |
毛利 | 4,559 | 5,766 | 3,963 | 5,471 | 9,842 |
毛利率 % | 18.5% | 20.1% | 18.2% | 18.2% | 18.3% |
税前利润 | 2,529 | 3,304 | 1,943 | 2,875 | 6,204 |
净利润 | 2,050 | 2,680 | 1,449 | 2,289 | 5,170 |
研发费 | 206 | 277 | 212 | 259 | 212 |
占销售额比例 (%) | 0.8% | 1.0% | 1.0% | 0.9% | 0.4%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年报及吉利汽车控股公开资料制作) |
吉利集团的生产基地:加快新能源车工厂建设
为了到2020年实现200万辆的销量,同时为了顺应全国开展的新能源车热潮,吉利集团正积极建设新能源车工厂。2017年7月在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在浙江省义乌市分别启动新的新能源工厂,将生产包括MPV和皮卡在内的商用车。贵州省贵阳市的新能源工厂将生产甲醇燃料车。河北省张家口工厂则将生产与沃尔沃共享的CMA平台新车型。
此外,2016年7月从吉利汽车控股转移到母公司吉利集团旗下的知豆电动汽车在2017年3月获得小型EV的生产许可,2017年9月工厂将投产,负责生产吉利集团的EV。
吉利汽车控股自2010年代开始在海外生产,截至目前全部都是KD生产。2017年下半年还将启动白俄罗斯的合资工厂,生产博瑞 (Bo Rui)。原先还考虑在巴西建工厂,但由于巴西经济萧条,所以2016年4月吉利宣布暂时退出巴西市场。
2017年3月,集团旗下的伦敦出租车的英国工厂竣工,将生产新款EV伦敦出租车。
中国的生产基地 (不包括沃尔沃汽车)
工厂 | 单位:辆/年 | ||
---|---|---|---|
2017年 | 计划 | ||
浙江省 | 台州临海工厂 (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 | 24万 | 30万 |
台州路桥工厂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 10万 | 10万 | |
宁波北仑工厂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 20万 | 30万 (2018年) | |
杭州湾工厂 | |||
春晓工厂 | 15万 | 15万 | |
杭州大江东新能源车工厂 |
在建 | 10万 (2018年) | |
陕西省宝鸡基地 | 20万 | 20万 | |
湖南省湘潭工厂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12万 | 30万 | |
山东省济南工厂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 20万 | 20万 | |
山西省晋中新能源车工厂 | 20万 | 20万 | |
浙江省义乌新能源车工厂 | 在建 | 10万 (2018年) | |
成都工厂 (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10万 | 10万 | |
新能源商用车工厂 (南充工厂) | 10万 (将于2017年7月投产) | 10万 | |
贵州省贵阳新能源车 (甲醇车) 工厂 | 30万 (将于2017年第4季度投产) | 30万 | |
河北省张家口工厂 | 12万 | 12万 | |
吉利及LYNK & CO品牌车的合计 | 203万 | 257万 | |
兰州知豆EV (乘用车) 工厂 | 4万 (在建) | 4万 | |
吉利知豆电动车宁波基地 | 5万 (将于2017年下半年投产) | 10万 | |
(资料:MarkLines根据吉利汽车控股公开资料及各类报道制作 2017.3) |
海外主要生产基地
白俄罗斯 | ・2013年7月,知名矿山机械公司BelAZ (54.8%)、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SOYUZ (9.6%)、以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35.6%) 三方成立合资公司BELGEE。总投资额超过5亿美元。生产SUV和轿车。1期SKD生产在2013年启动。 ・2期CKD生产在2015年8月奠基,将在2017年下半年投产。目标为年产6万辆,年销量达成5万辆后,就将实施2个班次。 ・目标市场俄罗斯、乌克兰等CIS整体市场。 |
---|---|
巴西 | ・2014年通过现地合作伙伴Gandini向市场投放“帝豪EC7”时曾宣布,还考虑建设工厂。 ・由于巴西经济萧条,销量低迷,2016年4月吉利宣布将临时退出巴西市场。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的销量约为1千辆。 |
英国 |
・吉利集团出资的伦敦出租车的英国考文垂工厂在2017年3月竣工。目前计划年产3万辆EV商用车。首款车型是新款EV伦敦出租车TX5,将于2017年第4季度在伦敦上市,2018年初投放全球。 |
(资料:MarkLines数据中心根据各类报道制作) |
沃尔沃汽车:作为吉利集团的高端品牌,业绩回升
沃尔沃汽车 (乘用车部门) 于2010年从福特旗下转移至吉利集团旗下。目前沃尔沃品牌定位为吉利集团的高端品牌,收购后总部和研发中心仍保留在瑞典,延续其北欧品牌的形象。
2012年受欧洲经济不景气影响,销量有所下降,随后销量稳健扩大,2016年销量同比增长6.2%达53.4万辆。此外,2012年利润为赤字,但201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达74.6亿克朗。归入吉利集团旗下后实现重建的沃尔沃汽车在2016年12月宣布,向机构投资者实施第三方配股增资,筹资50亿克朗。
为了进一步扩大销量,2016年启动了河北省张家口的发动机工厂,北美方面2018年将启动整车工厂。部分车型将在瑞典停产,转移至现有中国工厂生产,还将从中国向美国出口。还将在中国生产下一代新款S60等车型,将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和出口的核心基地。
![]() |
![]() |
沃尔沃汽车主要动向
2025年累计生产 |
・2015年发布“零排放”新能源车战略。 ・全系车型都将推出PHV车型,沃尔沃的发展中期计划实现新能源车型占总销量的10%。2019年将发布EV量产车。 |
---|---|
・计划发布的EV基于CMA (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外观基于跨界车40系列。 | |
・2016年10月,沃尔沃宣布,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累计实现100万辆新能源车的销量。 | |
全球生产和出口的核心基地—中国 | ・2016年11月宣布,将把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和出口的核心基地。 |
・将缩小S90在瑞典的生产,未来还将完全停产,转移至黑龙江省大庆的工厂生产,S90将从中国出口至美国。 | |
・下一代新款中型车S60在四川省成都工厂和瑞典生产。成都工厂将生产基于SPA (Scalable Product Architecture) 开发的车型。据报道,成都工厂除了沃尔沃车,还将生产LYNK&CO车。 | |
在中国建设发动机工厂 | ・2016年4月,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南山产业园的发动机工厂投产。发动机工厂的总投资额达32亿元,将年产32.5万台发动机,生产XC60和S60L配套的Drive-E发动机。 |
北美工厂 |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整车工厂将在2018年下半年投产。总投资额5亿美元,最高年产辆可达10万辆,首年度计划生产6.5万辆。生产的车型将是基于SPA平台的S60轿车,现地零部件采购率将在40%。 |
沃尔沃汽车的生产基地
工厂 | 单位:辆/年 | |||
---|---|---|---|---|
2017年 | 计划 | |||
沃尔沃 | 中国 | 成都工厂 | 12万 | 15万 |
大庆工厂 | 8万 | 20万 | ||
台州工厂 | 计划中 | 20万 (2018年) | ||
瑞典 | 哥德堡工厂 | 30万 | 30万* | |
比利时 | 根特工厂 | 30万 | 30万 | |
美国 | 南卡罗来纳州工厂 | 在建 | 10万 (2018年) | |
合计 | 80万 | 125万 (2018年) | ||
*未来将停产S90。 | ||||
(资料:MarkLines数据中心根据各类报道制作 2017.3) |
吉利集团中国销量 (工厂出货量)
(辆)
整车厂 | 车种 | 车型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6年1月-2月 | 2017年1月-2月 |
---|---|---|---|---|---|---|---|
吉利控股集团 (Geely) | SUV | 远景 (Vision) SUV | 0 | 0 | 49,447 | 0 | 20,240 |
全球鹰 (Gleagle) GX7 | 63,799 | 59,930 | 15,298 | 7,735 | 0 | ||
帝豪 (Emgrand) GS | 0 | 0 | 60,521 | 0 | 18,393 | ||
博越 (Bo Yue) | 0 | 0 | 109,209 | 0 | 40,284 | ||
基本型乘用车 | EC7 | 165,239 | 206,226 | 17,181 | 36,748 | 26,314 | |
EC8 | 3,186 | 2,553 | 11 | 11 | 0 | ||
TX4 | 2,788 | 1,804 | 1,300 | 105 | 107 | ||
海景 (Haijig) | 26,281 | 4,646 | 0 | 0 | 0 | ||
吉利远景 (Vision) | 38,317 | 121,969 | 137,687 | 23,025 | 28,882 | ||
吉利金刚 (Geely King Kong LG-1) | 80,282 | 57,387 | 63,413 | 15,565 | 11,068 | ||
熊猫 (Panda (LC-1)) | 26,890 | 24,586 | 7,178 | 1,139 | 411 | ||
自由舰 (CK) | 18,991 | 10,717 | 260 | 260 | 0 | ||
帝豪 (Emgrand) | 0 | 0 | 223,781 | 0 | 47,057 | ||
帝豪 (Emgrand) GL | 0 | 0 | 30,037 | 0 | 18,235 | ||
博瑞 (Bo Rui (GC9)) | 0 | 32,562 | 51,828 | 8,616 | 7,059 | ||
合计 | 425,773 | 522,380 | 767,151 | 93,525 | 191,736 | ||
沃尔沃汽车 (Volvo Cars) |
MPV | XC90 (Volvo Cars (2011-)) | 0 | 0 | 392 | 0 | 0 |
SUV | XC60 (Volvo Cars (2011-)) | 0 | 0 | 39,374 | 0 | 5,817 | |
基本型乘用车 | S60 (Volvo Cars (2011-)) | 0 | 0 | 29,608 | 0 | 3,889 | |
S90 (Volvo Cars (2011-)) | 0 | 0 | 968 | 0 | 1,654 | ||
合计 | 0 | 0 | 70,342 | 0 | 11,360 | ||
长安福特汽车 | 基本型乘用车 | 沃尓沃 S80 (Volvo Cars (2011-)) | 4,385 | 2,975 | 0 | 0 | 0 |
康迪电动汽车集团 (KANDI) |
基本型乘用车 | 康迪 (KANDI) K10 | 0 | 12,133 | 3,185 | 0 | 0 |
康迪 (KANDI) K11 | 0 | 0 | 199 | 0 | 0 | ||
康迪 (KANDI) K12 | 0 | 0 | 1,499 | 0 | 0 | ||
康迪 (KANDI) K17 | 0 | 1,945 | 6,862 | 0 | 0 | ||
合计 | 0 | 14,078 | 11,745 | 0 | 0 | ||
吉利知豆电动车 | 基本型乘用车 | D1 | 0 | 17,581 | 11,201 | 0 | 0 |
D2 | 0 | 7,814 | 9,091 | 0 | 2,206 | ||
合计 | 0 | 25,395 | 20,292 | 0 | 2,206 | ||
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 轻卡 | 0 | 0 | 652 | 0 | 162 | |
轻客 | 0 | 0 | 442 | 0 | 0 | ||
轻客 (底盘) | 0 | 0 | 71 | 0 | 0 | ||
重卡 | 0 | 0 | 168 | 0 | 32 | ||
中卡 | 0 | 0 | 608 | 0 | 82 | ||
中客 (底盘) | 0 | 0 | 20 | 0 | 0 | ||
合计 | 0 | 0 | 1,961 | 0 | 276 | ||
总计 | 430,158 | 564,828 | 871,491 | 60,138 | 205,578 | ||
(资料:MarkLines数据库) |
LMC产量预测:吉利汽车集团产量稳健增长,预计2020年产量可达187万辆
(LMC Automotive,2017年1月)
![]() |
根据LMC Automotive 2017年1月的预测显示,吉利汽车集团 (包括沃尔沃汽车) 2017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20.9%至161万辆。随后产量还将继续扩大,到2020年预计产量将比2017年增长15.9%至187万辆。
吉利汽车集团逐步废除3个子品牌,只保留吉利品牌,将集团的经营资源集中至最核心的车型开发。吉利在亚太地区的产量99%以上来自中国工厂,其他方面只有在马来西亚组装的若干沃尔沃品牌产量。
吉利品牌将在2017年和2018年发售共享平台的2款紧凑级SUV。LMC Automotive预测,这2款车型在中国市场将取得良好的销售成绩。
集团计划中的新品牌战略与大众集团相似。沃尔沃品牌定位为高端品牌,数个子品牌统一至吉利品牌,定位为低端品牌。2016年10月发布的LYNK & CO品牌介于这2个品牌之间,定位为大众、福特品牌的竞争品牌。LYNK & CO品牌即将发售的车型采用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成立的研发中心 (CEVT) 设计的新平台。
此外,吉利汽车集团在欧洲的多数产量都是重组后的沃尔沃品牌,占集团欧洲产量的约98%。2016年集团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生产由于政治局势和汽车市场的低迷,结果并不理想。
2017年,沃尔沃陆续出现新车型投放的趋势,该品牌的核心车型XC60进行车型全改。LMC Automotive认为,新车型的产量到2018年也继续增长的话,就能保证沃尔沃品牌近几年产量的增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预计未来几年沃尔沃品牌的车型在中国的销量将取得增长,因此LMC预测到2020年将占集团在华总销量的15%。
吉利汽车集团各市场各品牌产量预测 (LMC Automotive, 2017年1月)
(辆)
COUNTRY | GLOBAL MAKE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
Geely Group | Geely | 457,507 | 523,419 | 784,810 | 951,108 | 837,991 | 761,042 | 748,338 |
Volvo | 461,426 | 503,503 | 517,473 | 560,419 | 629,819 | 706,984 | 740,247 | |
LYNK & CO | 0 | 0 | 0 | 30,440 | 152,775 | 224,135 | 264,416 | |
Kandi | 0 | 10,589 | 10,881 | 39,825 | 46,902 | 57,042 | 68,940 | |
Zhidou | 0 | 25,398 | 20,315 | 30,611 | 31,912 | 33,165 | 33,063 | |
LTC | 1,376 | 1,171 | 1,360 | 1,137 | 8,140 | 13,809 | 14,498 | |
Geely Group Total | 920,309 | 1,064,080 | 1,334,839 | 1,613,540 | 1,707,539 | 1,796,177 | 1,869,502 | |
China | Geely | 429,150 | 516,854 | 780,190 | 946,594 | 832,400 | 755,090 | 742,052 |
Volvo | 41,829 | 67,950 | 68,302 | 93,944 | 121,774 | 157,313 | 181,868 | |
LYNK & CO | 0 | 0 | 0 | 30,440 | 152,775 | 224,135 | 264,416 | |
Kandi | 0 | 10,589 | 10,881 | 39,825 | 46,902 | 57,042 | 68,940 | |
Zhidou | 0 | 25,398 | 20,315 | 30,611 | 31,912 | 33,165 | 33,063 | |
China sub-total | 470,979 | 620,791 | 879,688 | 1,141,414 | 1,185,763 | 1,226,745 | 1,290,339 | |
Belgium | Volvo | 264,118 | 252,533 | 249,717 | 228,334 | 238,327 | 252,640 | 265,252 |
Sweden | Volvo | 153,515 | 181,453 | 197,881 | 235,455 | 265,995 | 233,713 | 220,820 |
USA | Volvo | 0 | 0 | 0 | 0 | 862 | 60,307 | 69,136 |
UK | LTC | 1,376 | 1,171 | 1,360 | 1,137 | 8,140 | 13,809 | 14,498 |
Belarus | Geely | 9,445 | 4,081 | 4,212 | 4,514 | 5,591 | 5,952 | 6,286 |
Malaysia | Volvo | 1,964 | 1,567 | 1,565 | 2,686 | 2,861 | 3,011 | 3,171 |
Russia | Geely | 10,697 | 871 | 0 | 0 | 0 | 0 | 0 |
Volvo | 0 | 0 | 8 | 0 | 0 | 0 | 0 | |
Russia sub-total | 10,697 | 871 | 8 | 0 | 0 | 0 | 0 | |
Ukraine | Geely | 7,328 | 0 | 0 | 0 | 0 | 0 | 0 |
Kazakhstan | Geely | 733 | 1,004 | 201 | 0 | 0 | 0 | 0 |
Uruguay | Geely | 154 | 609 | 207 | 0 | 0 | 0 | 0 |
Source: LMC Automotive "Global Automotive Production Forecast (January 2017)" (Note) 1. 数据为小型车 (乘用车+车全重6t及以下轻型商用车) 的数值。 2. 严禁非法转载本表。转载须获得LMC Automotive公司的许可。 使用和咨询更详细的数据请点击此处。 |
关键词
吉利汽车、沃尔沃、LYNK & CO、Geely、新能源车
<全球汽车信息平台 Mark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