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利润改善计划:产能削减57万辆,实现工厂100%利用率
全球车型的衍生车型削减至三分之一,开发工时削减30%
2019/10/17
- 概要
- 本田的汽车业务利润改善计划:将在生产和开发两方面大幅提高效率
- 汽车生产体系:到2022年产能削减57.3万辆,到2025年生产费用削减10%
- 为应对美国市场轻型车销量的增加,将减产Accord,增产SUV
- 提高汽车开发的效率:将全球车型的衍生车型数量削减至三分之一,开发工时削减30%
- 本田的业绩:汽车业务利润率下降,恢复盈利能力是当前首要课题
- LMC Automotive产量预测:2022年本田集团全球产量将达538万辆
概要
![]() |
2019年初投放北美市场的新款SUV“Passport”(资料:本田) |
本报告将介绍本田的汽车业务利润改善计划。重点内容如下:
- 将全球汽车产能从2016年3月的555万辆到2022年削减至497.7万辆,减少57.3万辆(全球范围削减69.3万辆,中国增加12万辆)。除中国以外全球工厂利用率将从2018年的90%到2022年提高至100%。到2025年,生产相关费用将在2018年基础上削减10%。
- 到2025年将把全球车型的衍生车型削减至目前的三分之一,地区专用车型将集约和削减至更畅销的车型。
- 从2020年投放的车型开始,将导入提高量产车开发效率和零部件共享率的“本田架构”,到2025年将量产车的开发工时削减30%。
近期,中美欧市场均低迷,使得2018年度营业利润下降12.9%(7,263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为4.6%。汽车业务的营业利润为2,097亿日元(利润率为1.9%),低于摩托车业务的营业利润和利润率(2,916亿日元,13.9%)。尤其是第4季度合并营业利润为423亿日元(利润率1.0%),汽车业务营业利润亏损530亿日元(-1.8%)。
本田提出,“改善汽车业务利润是当前首要的课题”。
本田表示,在正式向“CASE”业务实施投资前,有必要进行上述重组。本田的CASE战略将在其他报告中进行介绍。
相关报告:
本田电动化战略:小型EV“Honda e”2019年投放欧洲市场,2020年在日本上市 (2019年3月)
本田:在电动化与自动驾驶领域与日美中IT企业合作,本土采购EV动力电池(2018年9月)
本田产品计划:积极投放电动车,扩大双电机i-MMD配套车型(2018年9月)
本报告仅限会员查看。
剩余 6 章未读,申请试用账号继续阅读。
剩余 6 章未读,申请试用账号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