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中国事业 (上): 计划到2015年销售130万辆,到2023年销售200万辆
努力扩大小型SUV等小型车的销售,计划自2015年起投产HV
2014/09/29
概 要
本系列报告将介绍本田中国事业的销售情况、车型战略及新研发体制的建设进展。本篇将介绍本田在华生产体制的动向。
由于本田未及时把握中国乘用车市场趋向小型化的动向,加上雅阁等本田在华战略车型的销售骤降、反日游行的恶劣影响等造成本田销售一度低迷,但2013年销量又迅速攀升,在华销量增长约24.4%达78.1万辆 (以工厂出货量为基准,不含进口,含出口)。2014年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以上,增势略有放缓。
本田除了广州和武汉的开发支援基地以外,2013年11月还在广州市成立“本田技研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 (Honda Motor China Technology Co., Ltd.),加强研发体制。
2013年~2015年,包括完全改良车型及新投放车型在内,将合计投放10款以上的新车型,计划大幅加强中国的产品阵容。还在推进讴歌品牌车从2016年起国产的计划。
![]() |
![]() |
・2014年北京车展本田的展示:
本田在华销售情况
▽本田在华销量增幅从2013年的24%到2014年1~7月减速至5% 本田计划到中长期,在中国销售事业方面超过日产,并到长期赶超大众。本田2013年销量 (以工厂出货量为基准) 由于雅阁的车型全改、凌派、杰德新车型的投放产生作用,同比增长24.4%达78.1万辆,取得良好成绩。
另一方面,2014年1~7月销量同比增长5%多,增幅缩小。从各合资公司来看,东风本田销售良好,但广汽本田的销量、以及生产刚进行车型改款的出口专用工厂“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的出口量也较为低迷。
▽各车种销售动向: 2014年上半年轿车销量呈下降趋势,SUV/MPV稳定增长 本田2014年在华销量趋势分车种来看,轿车销量从2013年上半年的26.2万辆到2014年上半年减少至25.5万辆。而MPV或SUV虽销量稳定,但增幅不明显。本田继2013年之后,在2014年又投放多款新车型,但2014年上半年销量并未因此而显著扩大。与欧美品牌相比,本田品牌尚未被消费者广泛认可,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田在华合资公司的销量 |
单位:辆 |
合资公司/品牌/车种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3年 1-7月 | 2014年 1-7月 | |||
---|---|---|---|---|---|---|---|---|---|---|
▽总计(本田在华合资公司) | 604,523 | 671,640 | 642,011 | 627,610 | 780,986 | 381,665 | 402,123 | |||
3家在华合资公司 | 合资公司 | 广汽本田 | 377,623 | 386,031 | 362,294 | 316,405 | 435,480 | 209,167 | 208,764 | |
本田汽车 (中国) | 28,299 | 25,009 | 24,249 | 29,034 | 24,097 | 13,977 | 9,165 | |||
东风本田 | 198,601 | 260,600 | 255,468 | 282,171 | 321,409 | 158,521 | 184,194 | |||
品牌 | Honda | 604,523 | 671,640 | 617,315 | 588,945 | 751,986 | 359,362 | 389,208 | ||
理念(EVERUS) | - | - | 24,696 | 24,576 | 13,913 | 11,575 | 3,513 | |||
思铭(CIIMO) | - | - | - | 14,089 | 15,087 | 10,728 | 9,402 | |||
各车种 (第一行) 销量 (第二行) 占本田整体 在华销量的比重 | 轿车 | 470,895 | 485,824 | 451,604 | 430,808 | 523,791 | 261,575 | 255,006 | ||
77.9% | 72.3% | 70.3% | 68.6% | 67.1% | 68.5% | 63.4% | ||||
MPV | 28,395 | 45,816 | 30,404 | 27,766 | 67,223 | 20,968 | 46,099 | |||
4.7% | 6.8% | 4.7% | 4.4% | 8.6% | 5.5% | 11.5% | ||||
SUV | 105,233 | 140,000 | 160,003 | 169,036 | 189,972 | 99,122 | 101,018 | |||
17.4% | 20.8% | 24.9% | 26.9% | 24.3% | 26.0% | 25.1% |
(参考) 各品牌各类统计 |
单位:辆 |
按品牌/车种/合资公司分类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3年 1-7月 | 2014年 1-7月 | |||
---|---|---|---|---|---|---|---|---|---|---|
▽Honda 品牌 | 604,523 | 671,640 | 617,315 | 588,945 | 751,986 | 359,362 | 389,208 | |||
按在华 合资公司 分类 | 广汽本田 | MPV | 28,395 | 45,816 | 30,404 | 20,900 | 27,277 | 14,401 | 6,753 | |
轿车 | 349,228 | 340,215 | 307,194 | 270,929 | 394,290 | 183,191 | 198,498 | |||
本田汽车 (中国) | 28,299 | 25,009 | 24,249 | 29,034 | 24,097 | 13,977 | 9,165 | |||
东风本田 | MPV | - | - | - | 6,866 | 39,946 | 6,567 | 39,346 | ||
SUV | 105,233 | 140,000 | 160,003 | 169,036 | 189,972 | 99,122 | 101,018 | |||
三厢车 | 93,368 | 120,600 | 95,465 | 92,180 | 76,404 | 42,104 | 34,428 | |||
按车种分类 | MPV | 28,395 | 45,816 | 30,404 | 27,766 | 67,223 | 20,968 | 46,099 | ||
SUV | 105,233 | 140,000 | 160,003 | 169,036 | 189,972 | 99,122 | 101,018 | |||
轿车 | 470,895 | 485,824 | 426,908 | 392,143 | 494,791 | 239,272 | 242,091 | |||
▽中国合资公司品牌 | - | - | 24,696 | 38,665 | 29,000 | 22,303 | 12,915 | |||
广汽本田 | 理念(EVERUS) | 三厢车 | - | - | 24,696 | 24,576 | 13,913 | 11,575 | 3,513 | |
东风本田 | 思铭(CIIMO) | - | - | - | 14,089 | 15,087 | 10,728 | 9,402 |
注: 基于工厂出货量,含出口,不含进口。
![]() |
![]() |
▽本田2015年计划在华销售130万辆
本田在华销量持续保持增长直至2010年,2011年由于东日本大地震,零部件供应短缺,雅阁销量下降,加上未及时把握中国市场趋向小型化的动向,销量自1999年开始国产以来首次同比呈负增长。之后的2012年又受到中国反日游行等的不良影响,与2011年相比年销量进一步下降,仅停留在59.9万辆。 2013年反日游行的影响逐渐平复,加上新车型的投放,销量同比增长24.4%达75.7万辆,实现快速回升,但到了2014年销量又停滞不前。目前为了进一步扩大销量,将通过投放新车型等加强商品力,计划到2015年实现130万辆、到2023年实现200万辆以上的销量。
2013年至2015年期间将投放10多款新车型以及全面改良车型 (2014年~2015年合计投放约9款)。其中包括在华开发、并于2013年发售的2款车型 (凌派在6月、杰德在8月发售) 在内,将推出共计5款中国市场专用车型。 此外,作为长期销售目标,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分别提出到2020年、2023年实现10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
本田在华汽车事业的主要组织
本田中国法人 | 总部 所在地 | 本田 出资比例 | 备注 |
---|---|---|---|
本田技研工业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市 等 | 100% | ・2004年成立。本田中国事业的投资公司。 |
本田技研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 | 广州市 | 100% | ・2014年1月新成立。负责本田在华汽车的研发、采购企划以及生产企划。 |
广州本田汽车 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广州市 | 50% | ・针对汽车产品的研发,开展相关调查和研究。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 公司:广汽本田 | 广州市、 增城市 | 50% | ・与广汽集团的生产型合资公司。生产乘用车。最早将从2015年起全新投产发动机。 *注: 在正式自产发动机之前,仍采取原先的方式,主要从东风本田发动机继续采购发动机。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 公司:东风本田 | 武汉市 | 50% | ・与东风汽车集团的生产型合资公司。同时生产乘用车和发动机。 |
本田汽车 (中国) 有限公司 | 广州市 | 65% | ・本田、广汽集团及东风汽车集团的生产型合资公司。专门生产用于出口的产品,是中国唯一一家外资比例超过50%的整车生产合资公司。近期刚刚将JAZZ和FIT出口车的生产转移至本田的墨西哥工厂,改为生产Accord的出口车。 |
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 广州市 | 50% | ・与东风汽车集团的生产型合资公司。位于广汽本田的广州工厂厂区内。组装生产乘用车发动机。 |
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 有限公司 | 惠州市 | 65% | ・生产汽车发动机的构成件及底盘零部件。 |
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惠州市 | 100% | ・生产变速器等汽车核心零部件。 |
本田中国乘用车销售目标: 2015计划销售130万辆,到2023年计划销售200万辆,获得8~10%的市场占有率
本田中国中长期销售目标汇总
<乘用车市场占有率> | |||
・计划到长期取得 8~10%的占有率。 ・中国销量方面,计划到中长期超越日产集团、到长期赶超大众集团 (2013年11月本田宣布) | |||
<销售目标> *注:基于工厂出货量,进口量基于通关量。 | |||
各 年 度 | 2014年: 90万辆 (含进口讴歌品牌车约8,000辆的销量) 2015年: 130万辆 (Honda 品牌计划将2011年617,315辆的销量翻番,含讴歌品牌车) 2023年: 200万辆以上 | ||
各 合 资 公 司 / 企 业个体 | ◇广汽本田 | 2014年: 50万辆以上 2015年: 70万辆 2020年: 100万辆 | |
◇东风本田 | 2014年: 35万辆以上 2015年: 50万辆 (其中:思域系列 20万辆、CR-V 20万辆、其他 10万辆) 2023年: 100万辆 *注:经销店数量:356家 (2013年7月) → 360家以上 (截至2014年9月) → 450家 (2015年) 。东风本田的销售负责人2013年曾宣布,计划将每家直营店的平均销量从目前的约800辆提高至1,000辆。 | ||
◇本田汽车(中国) | 2014年: 2万辆以上 2015年: 2万~3万辆 *注: 中长期销售目标未公布,但本田表示,目前无加强工厂产能的计划,仍保持现有5万辆的规模。 | ||
◇讴歌的进口车销量 | 2014年: 8,000辆以上 注: 目前正在推进自2016年起通过广汽本田实施国产的计划。 |
本田在华研发新体制: 推进国产,在广州成立在华研发基地
将在广州市新成立在华研发基地
2013年11月,本田在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全额出资的“本田技研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新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汽车研发、采购企划、生产企划。2014年1月新公司正式启动。计划到2016年1月在广州市建设新的办公楼并转移。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4亿元。员工人数366名 (截至2013年11月)。成立后,新公司吸收合并本田中国事业投资公司“本田技研工业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2004年1月成立) 的广州分公司,同时接手该分公司的职能。 |
本田在2012年宣布,计划在2013年~2015年的3年间投放共计10多款国产车的完全改良车型及新车型。新公司成立后,除了负责国产车的研发、零部件采购以及生产企划以外,还将在重要程度日益扩大的中国市场协助讴歌和Honda等进口车的国产研发。 |
截至目前,本田在华乘用车领域的研发相关业务由广汽本田和本田的合资研发基地“广州本田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在汽车产品研发方面提供所需的调查及研究。东风本田 (武汉市) 配套的技术研发中心 (武汉市) 也承担着支持本田相关产品技术开发的作用。 此外,模具等制造机械设备的生产、生产技术的开发引进等由广州市本田生产技术 (中国) 有限公司开展。
本田的中国摩托车事业的相关研发主要由位于上海市的本田摩托车研发有限公司开展。
车型战略: 包括讴歌在内,加强小型SUV的投放,到2016年投产HV
▽本田的中国上市车型计划
汇总 | ・2014年起,将陆续为投放中国市场的车型配套 "FUNTEC" 动力系统技术 (*注) (最终将为所有车型配套)。 *注: 本田的新一代动力系统技术 "Earth Dreams Technology"加上本田独有的“尖端安全技术”及“本田的舒适性技术”这些致力于中国市场的本田尖端技术组合的总称。其中, ① 本田尖端安全技术: 包括单体式车身结构 "ACE" (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缓和碰撞制动系统 "CMBS"(Collision Mitigation Brake System)、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ACC" (Adaptive Cruise Control)、死角监测系统 "Lane Watch"等 ② 舒适性技术: 包括MM理念 (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V型轨道式第二排座、可与智能手机连接的显示屏音响系统、智能手机可与本田独有云系统交换信息的 "Honda Link"等。 此外,截至2014年7月,在中国销售的搭载"FUNTEC"技术的新车型共有3款。具体是: 第9代“雅阁” (Accord)、“凌派” (CRIDER)、“杰德” (JADE)。 ・ 目前主要投放包括SUV在内的小型车。 ・ 2013年~2015年投放包括完全改良车及新车型在内共10多款新车型。 2014年~2015年将投放其中9款 (2013年11月本田宣布)。 | |
---|---|---|
企 业个体 | ◇广汽本田 | ・2016年底前 (最早到2015年) 投放HV (有报道称,首款车型将是"FIT HYBRID")。 |
◇东风本田 | ・2013年至2015年,包括完全改良车和新投放车型在内,共投放6款采用FUNTEC技术的 Honda 品牌车型。 | |
◇讴歌品牌 车的国产 | ・2016年起国产讴歌品牌车的计划正在进行中。首款该品牌国产车将是基于2013年4月发布的"Acura Concept SUV-X"的小型SUV。 |
中国市场主要新车型投放情况: 2015年起将开始国产HV车型
▽广汽本田: 与广汽集团的广州合资工厂
车型 | 上市时间 (计划) | 具体内容 |
---|---|---|
凌派 (CRIDER) | 2013年6月 | 本田针对中国市场、中日双方共同开发的小型三厢车。车身尺寸为长4650/宽1750/高1505mm,轴距2650mm。3款车型的标准售价为11.48万~13.48万元。 |
采用本田 "FUNTEC" 技术的1.8升直列4缸 i-VTEC 发动机 (最大输出功率102kW/最大扭距172Nm) 组配5速MT或5速AT。百公里指定测试模式下的燃效 (官方公布) 为 6.5/6.7L。 | ||
第3代 飞度 (FIT) | 2014年5月 | 进行车型全改的第3代飞度。广汽本田的主力车型。配套发动机只有采用本田 "FUNTEC" 技术的1.5升DOHC i-VTEC型发动机 (旧款第2代飞度配套1.3升和1.5升两种发动机)。组配新型CVT。 |
标准售价为7.38万~11.28万元。主要竞争车型是一汽大众 "Polo" 和广汽丰田致炫(Yaris)。此外,2014年6月,广汽本田表示今后将把飞度的销量翻番。 | ||
完全改良型 奥德赛 (ODYSSEY) | 2014年8月 | 车型全改的奥德赛的最新款。配套发动机只有2.4升 4缸型。平台采用全新的奥德赛专用平台,替代原先的雅阁平台。 |
缤智 (VEZEL) | 2014年10月 (9月起预售) | 基于本田 "Concept C" 的全新小型都市型 SUV (4门式)。长4294mm/宽1772/高1605/轴距2610mm。针对80后和90后中国年轻人开发的车型。是仅次于雅阁、飞度和凌派的广汽本田第4款主力车型。预售价为13.98万元起。 |
同时推出2WD和4WD车型。1.8升i-VTEC发动机 (最大输出功率100kW/最大扭距169N・m) 组配怠速停止系统及5速MT/CVT。官方公布的燃耗为6.5L/100km。 | ||
飞度 (FIT) HYBRID | 2015年 (计划) | 新飞度的混合动力版本。 |
讴歌小型SUV | 2016年 (计划) | 主打中国市场开发的顶级小型SUV,基于Acura Concept SUV-X (紧凑型)。 |
▽东风本田: 与东风汽车集团的武汉合资工厂
车型 | 上市时间 (计划) | 具体内容 |
---|---|---|
杰德 (JADE) | 2013年8月 | 主要以中国市场、尤其是80后年轻人为目标开发的车型。满足各种生活方式的需求,是属于C-MPV级别(欧洲市场划分)的全球战略MPV (5/6座)。今后计划投放全球各地,并扩大销售。 |
搭载采用本田新CVT的 "FUNTEC" 动力系统技术。 | ||
第2代 思铂睿 (SPIRIOR) | 2014年11月(计划) | 车型全改的东风本田新一代主力车型—运动三厢车思铂睿的最新款 (第2代)。2014年4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发布概念车,2014年8月成都车展上发布量产车型。年销售目标为6万辆以上。 |
车身尺寸为长4820/宽1850/高1465mm,轴距2775mm。采用本田的 "FUNTEC" 技术。最大输出功率153kW/最大扭距247Nm,2.4升i-VTEC发动机组配8速DCT。今后还将追加投放2.0升发动机配套车型。 | ||
主要竞争车型: ① 一汽轿车的最新款“马自达6” (阿特茲,第3代Atenza) 、 ② 天津一汽丰田的“锐志” (Reiz: Mark X)。 新思铂睿与上述2款竞争车型都搭载手自一体变速器。 | ||
(暂称) 炫威 (XR-V) | 2014年底 (计划) | 东风本田的新一代主力车型(小型SUV)。与广汽本田“缤智”同样基于 "Concept V"。还推出4WD车型。年销售目标在7万辆以上。2014年8月发布接近上市车型的概念车 "XR-V" (长4275/宽1770/高1605/轴距2610mm)。2014年10月将发布量产车型。 |
搭载1.5升本田最新型发动机、或同时为最新款思域搭载的1.8升发动机 (最大输出功率104kW/最大扭距174Nm),组配怠速停止系统及6速MT/5速AT/CVT。配置方面,采用全景式天窗。 | ||
新思域 (CIVIC) | 2017年 (计划) | 车型全改的思域的最新款 (三厢)。从下一代车型开始,HV版本将采用与雅阁相同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
此外,现有上市车型 (旧款) 的发动机搭载1.8升4缸发动机,HV版本搭载1.3升4缸发动机。 |
▽本田汽车(中国): 广汽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的广州合资工厂 (出口专用工厂)
车型 | 上市时间 | 具体内容 |
---|---|---|
JAZZ (FIT) | (投产时间为 2005~ 2014年4月) | 2005年起开始生产和出口欧洲版JAZZ。2012年起还将投产出口加拿大的“北美版 FIT”。2014年5月投放欧洲和加拿大的车型都完全停产,转移至墨西哥工厂生产。 |
Accord (出口版本) | 2014年6月 | 替代投放欧洲的JAZZ以及北美版FIT,该工厂接手美国工厂原先生产的投放俄罗斯和中近东的Accord,生产规模在2~3万辆左右。 |
Honda 品牌: 小型SUV级别、通过投放最新款奥德赛,加强公务车MPV市场
▽扩大MPV车型的产品阵容,2012年起新增2款车型的生产
<广汽本田> 为扩大MPV市场产品阵容,投放车型改款的最新款奥德赛
2014年8月,广汽本田投产全面改良版MPV奥德赛,首先在北京发售。同时停产旧款奥德赛。新款推出5款车型,标准售价为22.98万~29.98万元。最大竞争车型是上海通用的别克 GL8,售价28.99万~39.99万元,比奥德赛高出约6万~10万元。 |
本田借车型全面改良之机,从开发阶段起向中国MPV市场投放广泛车型,包括旧款奥德赛的B级家轿型 MPV到公务车/商务车等公车市场 MPV。与最大的竞争对手—主要立足于公车市场的上海通用的别克 GL8形成正面交锋。 |
旧款与新款奥德赛的长/宽/高、轴距均小于其最大的竞争车型别克 GL8。这3款车型的长/宽/高/轴距数值分别如下。 【旧款奥德赛】 4810/1802/1570/2830mm 【新款奥德赛】 4830/1805/1695/2900mm 【竞争车型别克 GL8】 5213/1847/1750/3088mm |
此外,中国 MPV 市场旧款奥德赛与别克近年的销售用途比例(基于工厂出货量)如下。 ▽旧款奥德赛 个人用户 70%以上,商务等公车用途 低于30% <车型特点> 车型较为紧凑、低燃耗,尺寸与设计追求以及行驶便利性。 ▽别克 GL8 原先的客户基本都是公车用户,近年来个人用户与公车用户各占约一半。 <车型特点> 追求车型本身的稳定性。车身尺寸较大,稳定性好。燃效不佳。 |
<东风本田> 2012年起的2年每年追加投产1款MPV
东风本田首次进军MPV市场。2012年7月开始产销首款大型MPV “艾力绅” (ELYSION),2013年9月开始产销第2款MPV “杰德” (JADE)。 |
▽“艾力绅” 7/8座的本田顶级MPV。投放中国市场前是日本国内的专用车型 (2013年10月在日本停售)。发动机与第一代思铂睿搭载相同的2.4升4缸发动机。 |
▽“杰德” 是面向中国市场开发、后投放全球各国市场的全球战略MPV (属于欧洲C-MPV级别,5/6座)。搭载1.8升4缸发动机。 |
讴歌品牌: 为从2016年起通过广汽本田国产作准备
2013年7月,本田与广汽集团签署意向书,将共同开展中国讴歌品牌车事业。目前正在开展协商,计划从2016年起在双方的广州合资工厂 (广汽本田) 投产讴歌。 |
在此之前的2013年4月上海车展上,本田曾宣布3年内(2017年前)将在中国国产基于小型SUV概念车 "Acura Concept SUV-X" 的量产车 (紧凑型),该概念车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开发。 |
本田2006年9月起在中国销售讴歌品牌的进口车。截至2013年7月,正在销售MDX、RDX、ILX、RLX等6款三厢车和SUV。2013年将发售中国版讴歌RDX (排量3.0升),该车型基于2006年上市的美国版讴歌 RDX,后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改良。11月,发售最新款讴歌MDX的第3代车型 (3排7座,标准售价 73.9万~79.5万辆)。 |
此外,本田2014年还推进讴歌品牌的经销网络建设,包括黑龙江、福建、辽宁、江西省在内,采取展厅兼特约经销店的方式。2014年5月,在深圳市讴歌品牌展示中心 (实车展厅) 开张。 |
与此同时,2014年4月,本田宣布,拥有研发功能的广州新公司“本田技研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也将支持和协助中国市场专用讴歌车型的研发。 |
关于混合动力车的国产
▽到2016年底前将国产混合动力车
相比丰田和日产,本田在完善生产体制等方面起步较晚,为了顺应近年来节能及新能源车推进政策的变化,将加快完善生产体制。 |
据报道,本田将首先到2016年底前(最早2015年)国产节能车中的混合动力车 (HV)。 |
▽2012年投放3款新能源车
2011年11月,本田在广州市启动了纯电动车(EV)的实证测试。这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开展的第3个国家。测试车辆“飞度 EV”基于飞度,采用锂离子电池、本田燃料电池车 "FCX Clarity"的齿轮箱同轴电机等多项最新技术。使用220V的家庭电源充电最多需要6小时,最高时速为144km,最大续航里程为150km。本次测试与广州市政府、广汽集团共同实施。 |
2012年,本田通过广汽本田销售CR-Z和FIT HYBRID的进口车,这2款车型搭载本田的混合动力系统 "IMA" (Integrated Motor Assist)。"CR-Z"搭载1.5升i-VTEC发动机,燃效为25km/L(10・15模式)。FIT HYBRID搭载1.3升i-VTEC发动机和低燃耗驾驶辅助系统 "Eco Assist",燃效为30km/L(10・15模式)。 |
<全球汽车产业平台 Mark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