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产品计划:积极投放电动车,扩大双电机i-MMD配套车型
加强全球车型,再次向日本市场投放Civic、CR-V
2018/09/13
概要
![]() |
2018年6月投放美国市场的HV专用车Insight(美国市场车型) (出处:本田) |
本报告将介绍本田产品计划中的电动车投放计划及全球车型强化计划,以及全球产能调整及互补体系的构建。
本田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二替换为电动车(FCV与EV约占15%,PHV与HV约占50%以上)。
HV方面,推出(1)单电机的SPORT HYBRID i-DCD、(2)双电机的SPORT HYBRID i-MMD、(3)三电机的SPORT HYBRID SH-AWD这三种类型。
本田积极投放Insight、CR-V等采用双电机i-MMD系统的HV。基于i-MMD的PHV—Clarity PHEV还在美国与日本上市。此外,Fit的现有车型搭载单电机i-DCD混合动力系统,但计划2019年上市的下一代车型预计将搭载双电机i-MMD,其动力性能及油耗性能均十分优异。
EV方面,2017年在美国加州与俄勒冈州发售Clarity Electric,2019年将在欧洲发售基于Honda Urban EV Concept的EV,2020年则将在日本上市。
截至2018年3月,本田的全球产能为540万辆,日本狭山工厂将在2021年停产,集中至寄居工厂生产,2022年全球产能计划缩减至527万辆。
此外,将进一步升级2012年以来推进的全球6极体系“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方针,通过构建灵活的生产体系、致力于地区间的生产互补,调整全球生产与销售的供需平衡。
此外,本田为EV化与自动驾驶车的引进作准备,相继在日美中宣布与IT企业等开展合作。其合作内容以及本田目前最重视的中国业务的概要将在下篇报告中另作介绍。
相关报告:
2017年东京车展:日产、本田、三菱汽车的展示(2017年11月)
电动车的投放:扩大双电机“i-MMD”系统的配套,预计还将为下一代Fit配套
![]() |
电动车投放计划(出处:本田) |
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二替换为电动车(FCV与EV约占15%,PHV与HV约占50%以上)。HV在美国加州与中国不算作ZEV,但是在计算整车厂平均燃效“CAFE”时有效。如右图所示,本田从2018年起积极投放包括HV在内的电动车。
本田推出3种HV:(1)用于Fit/Vezel等紧凑车的单电机“SPORT HYBRID i-DCD”、(2)用于Accord/Odyssey等中型车的双电机“SPORT HYBRID i-MMD”、(3)用于Legend/NSX等高级车的三电机“SPORT HYBRID SH-AWD”。
本田为Insight、CR-V等车型配套提高性能、推进小型化的第3代i-MMD系统,还投放了基于i-MMD的Clarity PHEV。原先Accord与Odyssey的i-MMD搭载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Clarity PHEV/Insight则采用1.5L发动机,提高了燃效性能(但是,CR-V的HV版组配2.0L发动机)。
此外,现有的紧凑车Fit、Vezel、Grace、Freed虽然搭载单电机i-DCD系统,计划2019年上市的Fit预计将采用动力性能与燃效性能均优异的i-MMD。
i-MMD搭载用于发电的电机、用于行驶的电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专用发动机,具备以下3种行驶模式。本田表示,“通过燃效性能与电池驱动EV那样大功率电机驱动行驶,开发出与传统<内燃机 + 变速器>的HV具有不同魅力的系统(汽车技术 Vol. 72,No. 9,2018)”。
双电机“i-MMD”混合动力系统的3种行驶模式
EV驱动模式 | 电池的电量输送至用于行驶的电机,带动轮胎转动。减速时回收车辆的动能。 |
---|---|
HV 驱动模式 |
转动用于发电的电机,利用其电力驱动用于行驶的电机,带动轮胎转动。 发动机的能量不直接用于驱动轮胎。 |
发动机 驱动模式 |
发动机的能量直接驱动轮胎用于行驶。i-MMD的结构独特,不具备变速器这一常见部件,EV驱动模式或HV驱动模式下起动和行驶,达到最高档行驶的时速时切换为发动机驱动模式。 |
出处:根据本田资料制作
(注)1. i-MMD是“Intelligent Multi-Mode Drive”的简称。
2. 不同行驶条件下,既有利用发动机行驶更有利的情况,也有利用电机驱动更有利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分使用驱动模式(EV/HV/发动机)
HV
<Accord>
2017年秋季,在美国发售第10代Accord的汽油车,2018年初发售HV。搭载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与i-MMD混合动力系统。
<Insight>
第3代Insight定位为高于Civic的HV专用三厢车,于2018年6月再次投放美国市场。是具备时尚三厢车外形与高品质宽敞室内空间的5座三厢车。搭载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组配双电机i-MMD混合动力系统,EPA燃效(mpg)为55 city/49 highway/ 52 combined(不包括Touring版)。
(未出现在电动车投放计划表中)2018年内或2019年初还将在日本上市。
<CR-V HV>
CR-V HV 2018年11月将在日本、2019年将在欧洲上市。日本版搭载2.0L i-VTEC汽油发动机与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燃效为25.8km/L(JC08行驶工况)。此外,还是首款推出4WD车型的i-MMD配套车。
PHV
<Clarity PHEV>
2017年12月投放美国市场。2018年7月在日本国内上市。搭载最大热效率达到40.5%的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与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SPORT HYBRID i-MMD Plug-in)、以及总电量为17kWh的锂离子电池。日本版的EV行驶里程达到114.6km(JC08行驶工况),日常行驶几乎均可在EV行驶模式下实现。含税价格为588.06万日元。
本田宣布,基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本田自主开发高效PHV车型,将是今后开发的重心(2017年6月发布)。
此外,负责销售PHV的约200家经销店安装了快速充电器,并启动了电动车的销售培训。Clarity PHEV在日本的年销售目标仅为1,000辆,但是本田计划2020年投放基于Honda Urban EV Concept的量产型EV,由此可见,本田借投放PHV之机完善体系,便于未来真正普及电动车。
面向日本国内的Clarity PHEV在狭山工厂与面向美国市场的Clarity Electric/PHEV在同一生产线生产。目前在本田技术研究所研发中心(栃木)生产的Clarity FCV 2018年内也将集约生产,Clarity系列将全部集中至狭山工厂生产。
EV
<Clarity Electric>
2017年8月,Clarity系列的EV—Clarity Electric在美国加州与俄勒冈州的部分地区开启租赁销售。搭载25.5kWh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EPA combined)达89英里。还计划投放中国与欧洲市场。正在研究是否投放日本市场。
<Honda Urban EV Concept>
“Honda Urban EV Concept”采用新开发的EV专用平台,是揭示未来本田的量产EV技术与设计方向的概念车。具有双向通信的功能,使车辆成为更愉快地连接人和社会的城市通勤车。
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2017年9月)上全球首发,2017年东京车展和2018年日内瓦车展(2018年3月)上也有展出。
基于该概念车的量产EV将于2019年在欧洲、2020年在日本上市。
![]() |
![]() |
![]() |
Insight(美国版) 出处:本田 |
Clarity PHEV 出处:本田 |
Honda Urban EV Concept (2017年东京车展) |
全球6极体系的升级:加强“全球车型”与“地区专用车型”
本田2012年发布全球6极体系。分为日本、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和南美这6个地区分别开展研发,开发符合各地区需求的车型,并尽量在该地区开展生产和销售。但是,随着各地区的过于独立,效率低下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为此,八乡隆弘在2015年6月就任本田社长时提出了“全球6极体系的升级”方针。将进一步推动“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从全球角度推进高效的业务开展。
本田将致力于加强“全球车型”与“地区专用车型”的优势。全球车型将培养为可投放任何一个市场、具有较强通用性的车型。近期,本田正推进Civic、CR-V、Accord的更新。地区专用车型将由客户需求较为接近的地区之间合作,开发和共享更具产品力的车型。地区专用车型包括BR-V(亚洲)、Ridgeline/Odyssey(北美)、微型乘用车N-BOX(日本)等车型。
向日本市场再次投放2款全球车型
本田再次向日本市场投放2款曾一度停售的全球车型—Civic与CR-V。2款车型均曾历经多次改款,尺寸变大,导致在日本国内市场的销路变窄,最终停售。
本田在日本国内销量中,微型车方面N-BOX名列微型乘用车销量榜首,但注册车的销售比重却从2017年度的52.7%下降至2018年4~6月的50.5%,销售低迷。本田计划投放2款全球车型,刺激注册车的销售活力。
<Civic>
2017年9月,时隔7年在日本国内发售Civic。2015年在北美等市场上市的新车型畅销,作为具有本田风格的车型,还与进口车型形成竞争。不过相对于日本国内2,000辆/月的销售目标,2018年1~7月累计销量仅为3,325辆。
三厢车与两厢车方面,搭载1.5L VTEC TURBO发动机,以及提升加速性能的CVT。TYPE R搭载TYPE R专用的2.0L VTEC TURBO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35kW[320PS],最大扭矩400N・m[40.8kgf・m])。标配Honda SENSING。
<CR-V>
本田于2016年8月结束了CR-V在日本国内的销售,将SUV的销售集中至Vezel,2018年8月又恢复了新款CR-V的销售。在销量扩大、趋于多样化的SUV市场,对“更大尺寸、更具质感的SUV”的呼声越来越高。月销售目标为1,200辆。
推出1.5L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车以及CR-V首款HV(20.L发动机 + i-MMD)。汽油发动机车推出3排(7座)车。
(丰田也将在2019年恢复曾经在日本国内停售的RAV4在日本国内的销售。)
![]() |
![]() |
再次投放日本的Civic(三厢) 出处:本田 |
同样再次投放日本的新款CR-V 出处:本田 |
调整产能:关闭狭山工厂,完善全球互补体系
![]() |
全球产能(出处:本田) |
2012年,本田制定了2016年度全球销量扩大至600万辆的计划,将全球产能扩大至555万辆。随后2016年度在泰国调整了15万辆的产能,截至2018年3月,本田全球产能为540万辆。但是,新兴国家市场和日本国内的销量未能如预期那样取得增长,2017年度全球销量为520万辆。尤其是相对于日本107万辆的产能,日本国内产量仅为83万辆。日本国内销量也仅为70万辆,此外,按照全球6极体系推动各地区独立研发车型导致2008年经济危机前最高曾达到数十万辆的出口量跌破10万大关。
本田计划到2021年度将狭山工厂的生产集中至寄居工厂,到2022年形成日本81.6万辆、全球527万辆的年产能。同时,还构建电动化等新技术的生产体系、建立标准,在寄居工厂内新设在海外生产基地开展的功能。寄居工厂2013年投产,具备最尖端的设备与功能。
(中国的生产体系将在下篇报告中介绍。)
本田各地区产量
2014年度 | 2015年度 | 2016年度 | 2017年度 | 4~7月 | 产能(1,000辆) | |||
---|---|---|---|---|---|---|---|---|
2017年 | 2018年 | 2018年3月 | 2022年计划 | |||||
日本国内产量 | 867,648 | 760,899 | 810,377 | 829,216 | 257,161 | 277,578 | 1,066 | 816 |
北美 | 1,809,796 | 1,919,075 | 1,937,087 | 1,864,492 | 583,217 | 567,680 | 1,923 | 1,923 |
(美国) | 1,254,040 | 1,293,451 | 1,270,946 | 1,226,906 | 377,438 | 371,914 | - | - |
欧洲 | 114,592 | 114,691 | 149,244 | 164,102 | 53,781 | 56,139 | 200 | 200 |
亚洲 | 1,507,443 | 1,767,302 | 2,011,028 | 2,248,311 | 718,643 | 774,318 | 2,060 | 2,180 |
(中国) | 836,980 | 1,056,708 | 1,270,860 | 1,468,617 | 477,771 | 505,714 | 1,130 | 1,250 |
其他 | 149,259 | 169,783 | 152,111 | 180,929 | 54,535 | 59,821 | 151 | 151 |
全球产量 | 4,448,738 | 4,731,750 | 5,059,847 | 5,287,050 | 1,667,337 | 1,735,536 | 5,400 | 5,270 |
日本出口量 | 29,684 | 96,825 | 130,269 | 96,362 | 27,276 | 48,923 |
出处:根据本田资料制作
(注)美国与中国分别包含在北美与亚洲地区,墨西哥包含在北美地区内。
本田各地区销量
(1,000辆)
2014年度 | 2015年度 | 2016年度 | 2017年度 | 2018年度计划 | 2017年 4~6月 |
2018年 4~6月 |
||
---|---|---|---|---|---|---|---|---|
截至4月 | 截至7月 | |||||||
日本 | 761 | 668 | 668 | 696 | 690 | 690 | 157 | 162 |
北美 | 1,750 | 1,929 | 1,970 | 1,902 | 2,015 | 1,940 | 481 | 518 |
欧洲 | 161 | 172 | 184 | 183 | 185 | 175 | 42 | 42 |
亚洲、其他 | 1,695 | 1,974 | 2,206 | 2,418 | 2,485 | 2,480 | 587 | 583 |
全球销量 | 4,367 | 4,743 | 5,028 | 5,199 | 5,375 | 5,285 | 1,267 | 1,305 |
出处:本田
![]() |
全球互补体系(出处:本田) |
<全球互补体系>
本田致力于灵活的生产体系,以及地区间生产互补,将调整全球生产与销售的供需平衡。
- 英国工厂截至2015年生产Fit、Civic、CR-V三款车型。今后,将作为Civic 5门(两厢)的全球生产基地,向全球出口该车型,从而提高英国工厂的利用率。出口至欧洲的Fit、Civic三厢以及下一代CR-V从其他工厂出货。
- 巴西的研究所牵头开发的次紧凑级地区专用车型WR-V也将在印度生产和销售。
- 下一代CR-V的欧洲市场车型将在日本国内生产和出货。
LMC Automotive销量预测:本田2021年轻型车销量预计在515万辆
![]() |
LMC Automotive销量预测(2018年第2季度)显示,本田2021年轻型车销量预计在515万辆,比2017年下降2.4%。
本田的最大市场美国2021年销量预计在146万辆,比2017年下降11.1%。
LMC Automotive作出如下分析:在美国,除去紧凑车Insight、中型三厢车Accord、2017年5月上市首次销售满1年的MPV Odyssey后,2018年未投放新车型,这将导致2018年美国销量比2017年下降3%以上。近几年,除了计划2020年瞄准利基市场投放的S2000(Compact Sporty)以外,没有新车型投放的计划,这将使得本田的美国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8.7%下降至8%左右。美国销量将保持在145万辆左右,2019年起,预计日产美国销量将超过本田。本田的豪华品牌讴歌处于敏感时期,销量预计将跌破15万辆。除了没有建立一流豪华品牌的形象以外,讴歌品牌也无新车型的投放,单靠现有车型的改款,不足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本田在亚太地区拥有许多大市场:中国(第2名)、日本(第3名)、印度(第4名)、印度尼西亚(第5名)、泰国(第7名)、马来西亚(第9名)。
LMC Automotive作出如下分析:在中国市场,2018年第1季度销量同比增长7.5%达32.8万辆。但是从目前市场的动态变化来看,年销量预计将在接近140万辆的水平浮动。日本市场也同样,受到人口结构的制约,增长停滞,本田也无法例外。本田不能只依赖中国市场,因此为了促进在亚太地区的长期成长,将加强印度、印尼和泰国市场。3个市场中,印度市场有望取得稳健增长,但印尼与泰国要到2021年才能实现增长。
本田集团2021年轻型车销量预计在515万辆(LMC Automotive公司预测)
(以下10国以外销量预测数据可点击此处下载。)
COUNTRIES | BRAND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
Honda Group | Honda | 4,439,058 | 4,737,180 | 5,080,758 | 5,024,599 | 4,975,648 | 4,833,994 | 4,939,860 |
Acura | 206,077 | 194,104 | 192,081 | 180,250 | 186,811 | 190,685 | 205,554 | |
Everus | 0 | 0 | 0 | 142 | 935 | 1,204 | 1,537 | |
Total | 4,645,135 | 4,931,284 | 5,272,839 | 5,204,991 | 5,163,394 | 5,025,883 | 5,146,951 | |
USA | Honda | 1,409,386 | 1,476,860 | 1,487,408 | 1,440,163 | 1,346,195 | 1,339,067 | 1,313,126 |
Acura | 177,165 | 161,091 | 154,021 | 142,981 | 138,885 | 136,130 | 145,648 | |
USA sub-total | 1,586,551 | 1,637,951 | 1,641,429 | 1,583,144 | 1,485,080 | 1,475,197 | 1,458,774 | |
China | Honda | 998,743 | 1,213,587 | 1,423,358 | 1,384,254 | 1,359,136 | 1,342,008 | 1,333,512 |
Acura | 4,101 | 9,956 | 15,257 | 16,190 | 25,841 | 31,675 | 34,779 | |
Everus | 0 | 0 | 0 | 142 | 935 | 1,204 | 1,537 | |
China sub-total | 1,002,844 | 1,223,543 | 1,438,615 | 1,400,586 | 1,385,912 | 1,374,887 | 1,369,828 | |
Japan | Honda | 726,971 | 707,083 | 724,891 | 754,988 | 784,231 | 680,996 | 694,525 |
India | Honda | 202,403 | 154,506 | 178,766 | 184,423 | 205,568 | 202,270 | 215,144 |
Indonesia | Honda | 159,253 | 199,364 | 186,859 | 142,784 | 154,729 | 154,311 | 199,761 |
Canada | Honda | 156,503 | 166,498 | 176,990 | 176,444 | 175,407 | 168,129 | 165,729 |
Acura | 21,003 | 20,177 | 20,250 | 19,009 | 19,182 | 19,387 | 20,997 | |
Canada sub-total | 177,506 | 186,675 | 197,240 | 195,453 | 194,589 | 187,516 | 186,726 | |
Thailand | Honda | 112,189 | 107,342 | 127,768 | 120,753 | 119,103 | 128,468 | 157,118 |
Brazil | Honda | 153,391 | 122,544 | 131,103 | 144,662 | 150,929 | 149,221 | 146,552 |
Acura | 0 | 1 | 0 | 0 | 0 | 0 | 0 | |
Brazil sub-total | 153,391 | 122,545 | 131,103 | 144,662 | 150,929 | 149,221 | 146,552 | |
Malaysia | Honda | 94,902 | 91,830 | 109,511 | 101,898 | 84,601 | 82,131 | 102,020 |
Mexico | Honda | 73,509 | 87,951 | 88,199 | 89,053 | 92,514 | 88,209 | 89,943 |
Acura | 2,423 | 2,222 | 2,163 | 1,584 | 1,553 | 1,779 | 2,391 | |
Mexico sub-total | 75,932 | 90,173 | 90,362 | 90,637 | 94,067 | 89,988 | 92,334 |
Source: LMC Automotive "Global Automotive Sales Forecast (Quarter 2, 2018)"
* 只摘录了部分国家,因此各国合计值与表中的Honda Total不一致。
(注) 1.数据为小型车 (乘用车+车全重6t及以下轻型商用车) 的数值。
2.严禁非法转载本表。转载须获得LMC Automotive公司的许可。
3.使用和咨询更详细的数据请点击此处
------------------
关键词
本田、电动车、双电机、i-MMD、全球车型、6极体系、全球互补体系
<全球汽车信息平台 Mark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