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整车厂的中国业务:受反日浪潮等影响,2012年度中国销量预期下调65万辆
年产能规模由目前的420万辆,到2015年扩大至约600万辆,至2017年扩大至约740万辆
2012/12/13
- 概 要
- 日系车的中国销量:由于中日关系恶化,自2012年9月起连续2个月大幅下降
- 分车型的乘用车销量:9~10月日系车大幅下降,现代 Elantra/Ford Focus等快速发展
- 8家日系公司:本年度销售计划下调65万辆,但计划到2017年增加产能320万辆并确立年产740万辆的体制
- (参考)VW/GM/现代3家大型外资公司:到2018年扩大产能420万辆以上
- 今后日系车销售(根据问卷调查):若中日关系无进一步恶化,是否有望至2013年3月恢复
- 附表:(表1)中国/外资品牌乘用车的月度销量走势 (2011年1月~2012年10月)
- 附表:(表2)2012年乘用车销量(分外资系)的同比
- 附表:(表3) 2011年/2012年的单月乘用车销量份额 (基于工厂出货/批发量数据)
- 附表:(表4)中国乘用车销量:分车型排名
概 要
2012年11月,中国汽车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 将2012年汽车生产・销量预期由年初的约2,000万辆 (其中,乘用车约1,610万辆)改为约1,900万辆,下调100万辆。另外,最大的国营进口汽车贸易服务商“中国进口汽车贸易”(China Automobile Trading Co., Ltd.)公布,2012年进口车销量预期由当初的超过100万辆下调至97万辆左右 (2013年还将较上一年度减少10%)。
在此背景下,加上由于经济减速造成的消费低迷及围绕中日领土纠纷发生的反日浪潮所造成的影响,历年销售旺季的9月及10月(金9银10)日系车销量大幅减少。
根据截至2012年11月各公司公布的资料及MarkLines实施的独立调查,反日浪潮产生的负面影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丰田/日产/本田等8家日系整车制造商将2012年的销售目标下调约65万辆。但仍维持将中国的年产能将由目前的420万辆,至2015年提高至约600万辆,至2017年提高至740万辆的中期计划。
另一方面,以日系车销量急速下降为良机,中国车 (包括部分外国基础车型)、欧洲车的销量大幅攀升。
分主要国家分品牌的2012年月度销售份额走势为:反日浪潮发生后的9~10月,日系车平均份额由1~8月的19.5%快速下降至10.3%,下降了9.2个百分点(附表“表3: 2011年/2012年的单月乘用车销量份额 (基于工厂出货/批发量数据)” )。
9~10月日系车丢失的9.2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由中国车获得最多,为3.4个百分点,其次为欧洲车增加2.6个百分点,韩国车增加1.6个百分点,美国车增加1.6个百分点。
根据2012年10月及11月中国汽车调查公司Gasgoo(盖世汽车网)以中国汽车相关人员为对象实施的问卷调查,多数人认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将成为日系车在华销量恢复的要素。两国关系若无进一步恶化,且趋于改善的话,对日系车销售的负面影响将至2013年3月消除,之后将开始回暖。
另据2012年11月的中国销量速报,丰田销量为6.38万辆(较上一年度同比减少22.1%)、日产为7.95万辆(同比减少29.8%)、本田为4.12万辆(同比减少29.2%)、马自达为1.22万辆(同比减少29.7%),各公司11月的减少幅度较9月和10月有所缩小。
以下为根据最近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8家日系整车制造商的中国业务计划及中国问卷调查汇总的关于今后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等内容。此外,作为参考,附带日系车的竞争对手-VW/GM/现代・Kia中国业务的最新计划、及2012年1~8月和9~10月分车型中国乘用车销量排名表的链接。
- (注) 本报告中的日系车、美国车、欧洲车、韩国车指的是分别作为外资品牌、及中国合资公司的独立品牌(例如:东风日产乘用车的启辰品牌),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以中国品牌销售的外资车型,如以FAW品牌销售的森雅(Xienia)被划分为中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