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2014年销量预测为67万台,较去年增加2.2%
公布新的国家汽车政策,成为东南亚节能车的生产基地
2014/02/24
概 要
2013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同比增加4.5%为65.6万台、产量增加5.6%为60.1万台,均创历史新高。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 (MAA) 预测,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2014年销量将增至67万台。但受通货膨胀及加强融资限制的影响,增长率预计将放缓至2.2%。
马来西亚政府于2014年1月公布新的国家汽车政策。设定2020年乘用车的产量目标为125万台、出口量目标为25万台。提出将马来西亚打造为东南亚节能车的生产基地、以及降低汽车价格的方针。
产能扩充方面,2014年派洛多、马自达、日野的新工厂计划投产。本田将在现有工厂内增设产线。生产日产车的本地组装厂家Tan Chong将在现有工厂内添置新设备,提高产能。
生产国民车的宝腾于2012年4月纳入多元资源重工业DRB-HICOM的旗下,重振经营。2013年底与本田合作,投放了三厢公用车的新车型。另外,于2013年发售量贩小型车Saga和Persona的低价版。派洛多也投放3款市售车型的低价版,以扩大销量。
各外资整车厂积极在前景较好的马来西亚市场投放新型车。由于进口乘用车需缴纳75~105%的物品税,因此均努力通过与当地组装工厂展开合作,扩大本地生产。
LMC Automotive公司截止2013年12月时对马来西亚市场的预测如下:
2013年马来西亚的light vehicle销量同比增长3.3%为644,800台。2014年家庭开支消费将继续增加,但由于物价上涨、补贴削减造成的燃料费上涨、利息成本增加等因素,增长率将有所降低。在政府消费和民间需求增长放缓的同时,出口或将稳步增长。由此,2014年light vehicle销量预计将增加5.9%为682,800台。LMCA公司预测,2015年以后销量也将继续增加,2017年预计将达到753,900台。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 (FRB) 收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股价和汇率不稳定、对新兴国市场风险增加等不安因素仍然存在。
相关报告
马来西亚日系供应商的动向(2013年11月)
2013年销量为65.6万台、产量为60.1万台,均创历史新高
马来西亚2013年的汽车销量同比增加4.5%为65.6万台。连续4年超过60万台,创历史最高纪录。2013年以4.5~5.0%的经济增长率和稳定的就业形势为背景,各公司积极推动销售,扩大了市场。商用车销量增加4.7%为7.9万台、乘用车增加4.4%为57.7万台。特别是SUV大幅增加50.9%。
各厂家的市场份额方面,国民车生产厂家派洛多和宝腾继续占据前2位,但均较去年有所下降,其中派洛多从30.1%降至29.9%、宝腾从22.5%降至21.2%。紧随其后的是丰田、日产、本田等日系整车厂。其中丰田从去年的16.8%降至13.9%、日产从5.8%增至8.1%、本田从5.6%增至7.9%。
2013年汽车产量同比增加5.6%为60.1万台,首次突破60万台大关。其中商用车减少4.1%仅为5.8万台、乘用车增加6.7%为54.4万台、特别是SUV的产量增加1.3倍达2.3万台。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 (MAA) 预测,2014年的销量将同比增加2.2%达67万台 (2014年1月)。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增长、政策利息可能继续保持在3.0%等因素,消费预计将有所扩大。但通货膨胀、融资限制的加强或将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新车销量的增长率预计将低于去年的水平。
马来西亚的汽车产量・销量 |
(台)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预测) | 2018年 (预测) | 2020年 (政府目标) | |
---|---|---|---|---|---|---|---|
产量 | 567,715 | 533,515 | 569,620 | 601,407 | 1,250,000 | ||
销量 | 605,156 | 600,122 | 627,753 | 655,793 | 670,000 | 732,400 | 1,000,000 |
资料: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 (MAA : Malaysian Automotive Association) | |
(注) 1. | 包含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基于注册量。2014年和2018年的销量预测为MAA在2014年初公布的数据 (MMA预测2015年以后销量将以每年2.1~2.4%的速度增长。) |
2. | 2020年的目标为政府于2014年1月公布的新汽车政策中乘用车的产量・销量目标。 |
马来西亚分车种量・产量 |
(台) |
车种 | 销量 | 产量 | ||||
---|---|---|---|---|---|---|
2012年 | 2013年 | 增减率(%) | 2012年 | 2013年 | 增减率(%) | |
总数 | 627,753 | 655,793 | 4.5% | 569,620 | 601,407 | 5.6% |
乘用车合计 | 552,189 | 576,657 | 4.4% | 509,621 | 543,892 | 6.7% |
Passenger Cars | 427,611 | 446,939 | 4.5% | 399,913 | 426,154 | 6.6% |
MPV | 99,737 | 94,930 | -4.8% | 93,635 | 89,034 | -4.9% |
4WD/SUV | 18,867 | 28,465 | 50.9% | 9,998 | 23,094 | 131.0% |
Window van | 5,974 | 6,323 | 5.8% | 6,075 | 5,610 | -7.7% |
商用车合计 | 75,564 | 79,136 | 4.7% | 59,999 | 57,515 | -4.1% |
Panel Van | 4,708 | 4,628 | -1.7% | 4,497 | 3,057 | -32.0% |
Pick-up | 51,320 | 53,595 | 4.4% | 34,435 | 34,227 | -0.6% |
Truck | 17,649 | 18,879 | 7.0% | 19,567 | 18,106 | -7.5% |
Prime mover | 1,137 | 1,176 | 3.4% | 911 | 1,269 | 39.3% |
Bus | 750 | 858 | 14.4% | 589 | 856 | 45.3% |
资料: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
马拉西亚乘用车生产:2013年本田和日产扩大生产、三菱开始本地生产
马来西亚2013年的乘用车产量,国民车生产厂家宝腾为14.0万台、派洛多为20.7万台,2家公司占据整体的63.8% (2011年为74.7%、2012年为69.9%)。外资品牌多在与马来西亚企业的合资公司生产,或委托当地的组装工厂生产。
日本品牌车方面,本田和日产的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本田增加63.0%为4.8万台、日产增加50.0%为4.3万台。丰田较去年减少5%为4.7万台。三菱汽车于2013年底开始在当地组装公司Tan Chong Motor的工厂内本地生产。
产能扩充方面,2014年1月本田在现有工厂增设第2产线,由此年产能翻番至10万台。2014年内,日野计划启动年产能为1万台的新工厂,马自达将启动最终生产规模达2万台的新工厂。国民车厂家派洛多年产能为10万台的新工厂也将启动。生产日产车的Tan Chong Motor计划通过导入新设备,将年产能由3万台提高至6.8万台。
马来西亚:主要整车厂/组装厂的乘用车产量 |
(台) |
整车厂/组装厂 | 工厂 | 品牌 | 年产能 | 产量 | |
---|---|---|---|---|---|
2012年 | 2013年 | ||||
Proton | Sha Alam | Proton | 20万台 | 105,130 | 98,869 |
Tanjung Malim | Proton | 15万台 | 56,282 | 41,213 | |
Perodua | Rawang | Perodua | 23万台 | 194,985 | 207,133 |
Perodua新工厂 | 0→10万台 (2014年中期) | ||||
HICOM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Malaysia) | Pekan 1 | Suzuki | 1.3万台 | 5,750 | 4,064 |
VW | 1,662 | 4,337 | |||
Pekan 2 | Mercedes-Benz | 5,163 | 4,179 | ||
Naza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 Gurun | Kia | 5万台 | 2,524 | 6,589 |
Naza | 7,132 | 2,357 | |||
Peugeot | 2,995 | 6,056 | |||
Citroen | 0 | 101 | |||
Inokom Corporation | Kulim | BMW | 3万台 | 5,228 | 7,235 |
Hyundai-Inokom | 5,829 | 7,630 | |||
Jinbei | 443 | 174 | |||
Mazda | 2,599 | 5,114 | |||
Oriental Assemblers | Johor Bahru | Changan | 3万台 | 11 | 0 |
Chery | 568 | 724 | |||
Joy Long | 75 | 4 | |||
Assembly Services | Shah Alam | Toyota | 7.5万台 | 49,314 | 46,847 |
Tan Chong Motor Assemblies | Segambut | Nissan | 3万台 | 3,005 | 2,704 |
Mitsubishi | 0 | 57 | |||
Subaru | 133 | 4,850 | |||
Serendah | Nissan | 3万→6.8万台 (2014年) | 28,746 | 43,132 | |
Honda Malaysia | Pegoh | Honda | 5万→10万台 (2014年) | 29,418 | 47,954 |
Swedish Motor Assemblies | Kelang | Volvo | 0.7万台 | 2,513 | 2,338 |
其他 | 116 | 231 | |||
Total passenger vehicles | 509,621 | 543,892 |
资料: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协会 (MAA : Malaysian Automotive Association) | |
(注) 1. | 产量为乘用车 (passenger car, window van, MPV, SUV) 的合计。不包含商用车 (panel van, pick-up, truck, bus) ( 商用车的合计产量2012年为59,999台、2013年为57,515台)。 |
2. | 各工厂的年产能不包含商用车的产能。 |
马来西亚产量扩充的动向
整车厂 | 投产时间 | 投资额 | 概要 |
---|---|---|---|
本田 | 2014年1月 | 3.8亿林吉特 | 本田出资51%、DRB-HICOM出资34%成立的Honda Malaysia在马六甲州Pegoh工厂内增设第2产线。年产能为5万台。现有的第1产线年产能也为5万台,共计10万台。新雇用700人。正在生产Jazz 和 Jazz Hybrid 。今后还计划生产新型小型HV。 |
日野 | 2014年3月 | 1.4亿林吉特 | 日野在马来西亚的销售合作方MBM Resources出资42%、日野出资58%成立的生产型合资公司Negari Sembilan将建设新工厂,生产中・轻型卡车、客车。年产能为1万台 (2班制)。生产开始时员工人数约为300名。目前委托生产丰田车的Assembly Services进行生产,待新工厂竣工后,生产将全部转移至新工厂。 |
马自达 | 2014年春 | 1亿林吉特 | 2013年从Inokom获得马自达车专用的车身工厂 (运营继续由Inokom负责)。并在该工厂占地内新设车辆组装工厂,预计2014年春投产。CX-5的生产将从Inokom工厂转移至新工厂。目前CX-5和继续在Inokom工厂组装生产的Mazda3分别计划年产3,000台。将来年产规模计划达到2万台。 |
派洛多 | 2014年中旬 | 7.9亿林吉特 | 由大发出资成立的派洛多将在Rawang工厂的占地内建设新工厂。年产能为10万台。新雇用1,200人。生产低燃耗・低价格的新型小型车。派洛多还计划在2018年前投资23亿林吉特,用于完善生产・服务基地。 |
Tan Chong | 2014年 | 1,500亿林吉特 | Serendah工厂引进最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将年产能由3万台提高至6.8万台。员工也计划增加300人。该工厂目前生产日产的量贩车Almera等,生产已接近产能的上限。 |
(注) 1马来西亚林吉特 = 30.73日元 (2014年2月中旬时)
新的国家汽车政策 (2014年1月公布)
2014年1月马来西亚政府公布新的国家汽车政策“NAP2014”。政府将共计支出20亿林吉特,用于汽车技术、供应链开发、人材培养等6个方面。提出2020年乘用车产量提高至125万台、出口量提高至25万台(至少20万台)的目标。另外,提出将马来西亚打造为东南亚节能车的生产基地、以及降低汽车价格的方针。
NAP 2014 (新的国家汽车政策:National Automotive Policy)
2020年的目标
2020年目标 | 2013年实绩 | ||
---|---|---|---|
乘用车 | 产量 | 125万台 | 57万台 |
市场规模 | 100万台 | 65万台 | |
出口量 | 25万台 | 2万台 | |
商用车 | 产量 | 10万台 | 5.5万台 |
零部件 | 出口额 | 100亿林吉特 | 50亿林吉特 |
雇用 | 制造业 | 新增7万人 | 25万人 |
售后 | 新增8万人 | 30万人 |
成为东南亚节能车的生产基地
NAP 2014提出将马来西亚打造为东南亚节能车 (EEV: Energy-Efficient Vehicle) 生产基地的目标。计划到2020年实现马来西亚产85%的汽车为EEV的目标。EEV中包含低燃耗车、混合动力车(HV)、电动车(EV)、替代燃料车(CNG、LPG、生物柴油、乙醇、氢、燃料电池等)。 |
满足按照不同种类制定的燃效标准的EEV可享受减税、补贴等各类优惠政策。对EV和排量为2000cc以下的HV进口整车征收的进口税和物品税的免税措施已于2013年底结束。但在马来西亚CKD生产的HV免税措施将持续至2015年底,EV将持续至2017年底。 |
降低汽车价格
政府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汽车价格阶段性下调20~30%。已经有若干车型 (Proton的Saga SV, Persona SV, 派洛多的S Series Viva, Alza, Myvi, 本田的Jazz、日产的Almera) 降价3~17%,这些车型占据2013年市场份额的30%。2014年将有更多新型车实施降价,届时降价车型所占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55%。目前还没有下调物品税的计划,但将视情况考虑是否下调。 |
资料:Malaysia Automotive Institute "National Automotive Policy"
宝腾:纳入多元资源重工业DRB-HICOM 旗下,与本田合作
2012年4月,马来西亚的多元资源重工业DRB-HICOM取得宝腾已发行股份的98%。与此同时宝腾停止上市。DRB-HICOM计划通过将其与旗下汽车制造部门统合、重建其亏损中的英国子公司Lotus等措施重振宝腾的经营。
2013年宝腾的汽车销量同比减少1.7%为13.9万台。根据DRB-HICOM制定的宝腾5年计划,力争2018年(3月止)销售50万台。
宝腾2013年投放Saga和Persona的低价版车型、面向年轻群体的两厢车Suprima S。并于2013年底,与和DRB-HICOM一直保持合资关系的本田合作,投放三厢公用车Perdana的新型车 (基于本田雅阁)。
宝腾:DRB-HICOM制定的5年计划
2013年11月,DRB-Hicom公布宝腾的5年计划。该计划提出2018年(3月止)销售50万台 (其中15万台出口)、税前利润10亿林吉特的目标(被DRB-HICOM收购前,2011年4-12月税前利润亏损3,700万林吉特)。此外,还计划与本田合作开发三厢公用车的新型车、再从进军英国市场、开发混合动力车、2014年前投放称为Global Small Car的新一代B级车等。 |
Proton:新型车投放(2013年)
Saga Super Value | 2013年6月 | 最畅销车-次紧凑级别三厢车Saga的入门级别车型。配置13英寸钢制轮毂、动力转向、双气囊等,价格降低5,000林吉特。售价为33,438-36,888林吉特,为宝腾车中的最低价位车。 |
---|---|---|
Suprima S | 2013年8月 | 小型两厢车。运动型设计及丰富的配置可吸引年轻群体。搭载1.6L公司产涡轮发动机和7速AT。售价为76,338-81,988林吉特。10月投放印尼、11月投放澳洲及文莱、12月投放泰国。 |
PersonaSuper Value | 2013年11月 | 基于Saga Super Value的成功,发售小型三厢车Persona的低价版。搭载1.6L Campro发动机。售价为44,938-47,938林吉特。 |
新型Perdana | 2013年12月 | 面向公用车的中型三厢车Perdana的新车型。有2.0L和2.4L 2个版本,获得马来西亚政府3,000台的订单,其中的200台已经交车。基于本田雅阁仅用8个月开发而成。 |
派洛多(Perodua):投放Viva, Alza, Myvi的低价版
大发持有国民车生产厂家派洛多 (Perusahaan Otomobil Kedua)20%的股份,持有相关制造公司Perodua Auto Corporation 41%的股份。派洛多2013年销量同比增加3.7%为19.6万台。2013年3月发售的各车型的低价版S-Series为销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据大发2014年1月公布的预测值,2014年销量预计同比增加1%为19.7万台。
派洛多:新型车投放(2013年)
S-Series | 2013年 3月 | 现有车型的低价版,设定于Viva, Alza, Myvi。在原有车型上增加新配置,但价格不变。Viva S为34,774林吉特,是马来西亚市场中最低价的AT车。Myvi 1.3 SE为44,924-48,424林吉特,款式与高级版本相同。Alza S为53,517-57,017林吉特,搭载雾灯及真皮方向盘。 |
---|
日本整车厂: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铃木、五十铃的动向
各日本整车厂积极扩充马来西亚市场的产品阵容。增加本地生产车和泰国进口车的投放。2013年丰田投放不包括国民车在内的小型乘用车级别的最畅销车Vios的新车型。本田将之前从泰国进口的小型车Jazz的生产部分转移至马来西亚。并通过延长混合动力车 (HV)的保修期限、降低更换电池的价格,扩大HV的销量。日产投放MPV Serena的混合动力车型和电动车LEAF。马自达开始向泰国出口马来西亚产CX-5。
日本整车厂的新型车投放(2013-14年)
丰田
新型 Lexus IS | 2013年6月 | Lexus IS的第3代车型。从日本进口。售价为269,900-333,000林吉特、HV IS 300h为383,000林吉特。 |
---|---|---|
新型Vios | 2013年10月 | 小型车。为除国民车 (宝腾车和派洛多車) 之外的小型乘用车级别车中的最畅销车型。在Shah Alam工厂生产。价格 (包含保险金) 为73,200-93,200林吉特。 |
新型Corolla Altis | 2014年1月 | 中型三厢车的第11代车型。2014年的销售目标为9,000台。搭载1.8/2.0L发动机和7速带拨片换挡的CVT。从泰国进口。售价为114,000-136,000林吉特。 |
Previa | 2014年初 | 7人乘坐MPV。日本名为 Estima。从日本进口。售价约为270,000林吉特。 |
本田
新型CR-V | 2013年3月 | 跨界SUV。在马六甲州Pegoh工厂生产。2.0/2.4L发动机组配5速AT。售价为148,800林吉特。 |
---|---|---|
新型Accord | 2013年9月 | 本田旗舰三厢车 Accord的第9代车型。在马六甲州 Pegoh工厂生产。力争占据D级别车市场 (国民车除外) 30%的份额。售价 (包含保险金) 为139,800-172,817林吉特。 |
投放本地产 Jazz | 2013年秋 | 投放在马六甲州 Pegoh工厂CKD生产的小型车 Jazz。之前该车从泰国进口整车。CKD车只设定1.5L汽油发动机的搭载车。售价比进口车低25,000林吉特,为74,800林吉特,为本田车最低。 |
Odyssey | 2014年1月 | MPV。2009年停止销售后再次投放。从日本进口。价格为228,000-248,000林吉特。 |
日产
Serena S-Hybrid | 2013年7月 | 搭载微混合动力系统的MPV。回收的能量转化为电力储存在蓄电池中,用于怠速停止的再启动和电装品。2013年前可享受针对HV的免税政策。起价为149,500林吉特。从日本进口整车。 |
---|---|---|
LEAF | 2013年11月 | EV。售价为168,800林吉特。从日本进口整车。 |
三菱
i-MiEV | 2013年3月 | EV。从日本进口。售价 (除保险金) 为136,118.5林吉特。 |
---|---|---|
新型 Pajero Sport | 2013年10月 | SUV的新型车。从泰国进口。售价 (除保险金) 4WD为172,211.60林吉特、2WD为151,277.60林吉特。 |
Atrage | 2013年11月 | 新型紧凑级别三厢车。从泰国进口。燃效为21km/L,为马来西亚三厢车中的顶级燃效。售价 (除保险金) 为59,000-76,000林吉特。 |
ASX | 2014年1月 | 紧凑级别SUV。日本名为RVR。在马来西亚Tan Chong Motor Assemblies的Segambut工厂生产。三菱汽车的首款本地生产车。 |
马自达
Biante | 2013年11月 | 高级MPV。从日本进口。售价为145,719林吉特。 |
---|---|---|
CX-9 | 2013年11月 | SUV。从日本进口。3.7L V6发动机组配6速AT。价格2WD为288,404林吉特、4WD为328,404林吉特。 |
铃木
新型 Jimny | 2013年11月 | 3门非公路车。1.3L发动机组配5速MT/4速AT。从日本进口。价格MT车型为87,305.50林吉特、AT车型为92,435.50林吉特。 |
---|
五十铃
新型D-MAX | 2013年5月 | 皮卡。车身较旧车型大一圈。在Isuzu-Hicom的Pekan工厂生产。售价为69,799-100,689林吉特。 |
---|
本田:延长HV保修期限、降低更换电池的价格
2013年6月1日起,本田将HV的保修期限从原来的5年延长至8年 (行驶里程无限制),并将更换电池的价格最大降低52% (镍电池为3,980林吉特、锂离子电池为5,480林吉特)。希望可以借此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扩大HV的销售。对象为本田销售的Insight, CR-Z, Jazz Hybrid, Civic Hybrid全车(包含进口车・本地生产车),还包括2011年1月到2013年5月购买HV的客户。 |
截止2013年5月底已累计销售本田HV 16,800台。比重占HV的50%以上。另外,2012年11月起开始在马来西亚生产HV。 |
马自达:CX-5出口泰国
马自达于2013年9月开始向泰国出口SUV CX-5,出口车辆在Inokom公司的Kulim工厂CKD生产。这是马自达首次出口马来西亚产的车辆。10月下旬投放泰国市场。 |
其他外资整车厂:宝马、 大众、 标致、 Volvo Car、福特、 起亚、 塔塔的动向
其他外资整车厂也在积极推进产品阵容的多样化,并扩大本地生产。宝马开始本地生产、销售1 Series,并首次在东南亚本地生产MINI品牌车。大众投放本地组装的Polo三厢和两厢车。福特计划本地生产、销售大型厢型车Transit。印度的塔塔汽车与组装厂家DRB-HICOM合作,进口、组装、销售商用车。
其他外资整车厂:新型车投放(2013-14年)
宝马
MINI Paceman | 2013年5月 | MINI品牌车的第7种全能轿跑。进口整车。价格为288,888林吉特。 |
---|---|---|
本地生产 MINI Countryma | 2013年6月 | MINI的跨界SUV。开始在Inokom的Kulim工厂生产。这是首次在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生产MINI品牌车。本地生产车的售价比进口车便宜30,000林吉特,为218,888林吉特起。 |
1 Series | 2013年9月 | 紧凑级别两厢车。1.6L车在Inokom的Kulim工厂生产,2.0L车进口。不包括保险金的价格为本地产车型170,800林吉特、进口车型238,800林吉特起。 |
大众
Polo sedan | 2013年11月 | 在DRB-HICOM的Pekan工厂组装。这是大众继帕萨特之后的第2款本地组装车型。售价(保险金除外)为85,888林吉特。 |
---|---|---|
Polo hatchback | 2014年初 | 继Polo sedan之后,在DRB-HICOM的Pekan工产组装。价格尚未公布。 |
标致
208 | 2013年4月 | B级两厢车。从法国进口整车。售价 (包含保险金) 为5门车85,888林吉特、3门车95,888林吉特。 |
---|---|---|
2008 | 2014年1月 | 基于208的紧凑级SUV。售价 (包含保险金)为121,888林吉特。 |
Volvo Car
V40 | 2013年8月 | 紧凑级别车。在Swedish Motor Assemblies的Kelang工厂生产。售价为173,888-198,888林吉特。 |
---|
福特
Transit | 2014年初 | 大型厢型车。福特首次进军马来西亚轻型商用车的车型。在Inokom的Kulim工厂生产。搭载2.2L TDCi发动机和6速MT。 |
---|---|---|
Eco Sport | 2014年中旬 | 紧凑级别SUV。从泰国的Rayong工厂进口。价格为98,000~108,000林吉特。 |
起亚
新型Rio | 2013年1月 | B级次紧凑型车。起亚的全球最畅销车型。目标客户群为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月销售目标为200台。起价为73,888林吉特。 |
---|---|---|
Cerato | 2013年7月 | C级三厢车。老款Forte的替代车型,起亚继Rio之后的第2款全球最畅销车型。月销售目标为600台。售价为99,888-118,888林吉特。 |
新型Picanto | 2013年10月 | 5门两厢车。韩国名为Morning。原来以Naza品牌销售,2011年停止销售。今次以起亚品牌再次投放。月销售目标为300-400台。售价为AT车63,000林吉特、MT车60,000林吉特。 |
塔塔:与DRB-HICOM合作进口、组装、销售商用车
2013年9月,塔塔汽车宣布与马来西亚巨头多元资源重工业DRB-HICOM就进口、组装、销售商用车开展合作。其中与DRB-HICOM的子公司USF-HICOM签署销售及技术许可协议、与DRB-HICOM Auto Solution签署进口协议。计划首先从泰国的生产基地进口皮卡。 |
LMC Automotive 产量预测:马来西亚2017年产量为69.5万台
(LMC Automotive社、1月 2014) |
马来西亚2013年的light vehicle产量为589,900台,同比增加4.2%。据LMC Automotive公司预测,2014年产量将同比增加7.2%为632,700台。派洛多、本田、马自达、日野新工厂及新产线的启动将扩大产量。另外,宝马1 Series、福特Transit、第9代本田雅阁、三菱ASX开始本地生产,也将推动产量增加。LMCA公司预计,马来西亚的汽车产量将持续稳步增加,2017年有望达到695,400台。
马来西亚分品牌 light vehicle 产量 |
(Units) |
SALES GROUP | GLOBAL MAKE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Total | 528,580 | 566,343 | 589,927 | 632,657 | 667,049 | 682,435 | 695,410 | |
Beiqi Foton | Foton | 553 | 259 | 279 | 204 | 225 | 219 | 225 |
BMW Group | BMW | 4,682 | 5,228 | 7,338 | 7,550 | 7,623 | 7,875 | 8,195 |
MINI | 0 | 0 | 272 | 152 | 194 | 201 | 198 | |
BMW Group Sub-total | 4,682 | 5,228 | 7,610 | 7,702 | 7,817 | 8,076 | 8,393 | |
Brilliance Jinbei | Jinbei | 376 | 453 | 206 | 387 | 468 | 552 | 691 |
Changan Automobile Group | Changan | 442 | 258 | 354 | 232 | 276 | 292 | 333 |
Hafei | 5 | 0 | 0 | 0 | 0 | 0 | 0 | |
Changan Automobile Group Sub-total | 447 | 258 | 354 | 232 | 276 | 292 | 333 | |
Chery Group | Chery | 0 | 10 | 0 | 0 | 0 | 0 | 0 |
Rely | 3,009 | 558 | 710 | 719 | 684 | 712 | 725 | |
Chery Group Sub-total | 3,009 | 568 | 710 | 719 | 684 | 712 | 725 | |
Daimler Group | Fuso | 1,356 | 2,099 | 1,853 | 2,494 | 2,824 | 2,986 | 3,147 |
Mercedes-Benz | 5,120 | 5,163 | 4,443 | 4,256 | 4,347 | 4,492 | 4,560 | |
Daimler Group Sub-total | 6,476 | 7,262 | 6,296 | 6,750 | 7,171 | 7,478 | 7,707 | |
Dongfeng Motor | Dongfeng | 2 | 36 | 0 | 0 | 0 | 0 | 0 |
DRB-Hicom | Proton | 165,248 | 160,264 | 137,276 | 159,498 | 169,748 | 169,072 | 172,335 |
Ford Group | Ford | 0 | 0 | 0 | 274 | 302 | 351 | 382 |
Fuji Heavy | Subaru | 0 | 133 | 5,137 | 8,590 | 8,661 | 8,427 | 8,608 |
Geely Group | Volvo | 1,740 | 2,513 | 2,440 | 2,697 | 2,665 | 2,875 | 2,940 |
General Motors Group | Hicom | 2,570 | 1,548 | 0 | 0 | 0 | 0 | 0 |
Honda Group | Honda | 23,482 | 29,418 | 45,828 | 58,074 | 72,046 | 79,941 | 91,573 |
Hyundai Group | Hyundai | 4,979 | 5,829 | 7,976 | 7,761 | 8,284 | 8,742 | 9,489 |
Kia | 6,518 | 9,300 | 8,873 | 8,532 | 8,830 | 9,094 | 9,680 | |
Hyundai Group Sub-total | 11,497 | 15,129 | 16,849 | 16,293 | 17,114 | 17,836 | 19,169 | |
Isuzu Motors | Isuzu | 7,102 | 9,090 | 12,507 | 9,883 | 11,284 | 12,276 | 12,863 |
Mazda Motors | Mazda | 1,580 | 2,599 | 5,230 | 10,068 | 10,713 | 11,821 | 11,577 |
Mitsubishi Motors | Mitsubishi | 0 | 0 | 0 | 2,890 | 3,122 | 3,707 | 3,717 |
Others | Inokom | 1,448 | 1,312 | 661 | 823 | 949 | 959 | 998 |
Naza | 1,838 | 355 | 0 | 0 | 0 | 0 | 0 | |
Tuah | 61 | 71 | 0 | 0 | 0 | 0 | 0 | |
Others Sub-total | 3,347 | 1,738 | 661 | 823 | 949 | 959 | 998 | |
Other Chinese Manufacturers | King Long | 250 | 30 | 0 | 0 | 0 | 0 | 0 |
Youngman Lotus | 981 | 1,148 | 1,529 | 0 | 0 | 0 | 0 | |
Zhongxing | 39 | 61 | 2 | 27 | 34 | 46 | 50 | |
Other Chinese Manufacturers Sub-total | 1,270 | 1,239 | 1,531 | 27 | 34 | 46 | 50 | |
Perodua Automotive | Perodua | 192,115 | 194,985 | 203,425 | 191,766 | 193,901 | 196,353 | 189,534 |
PSA Group | Peugeot | 3,553 | 5,872 | 5,972 | 8,106 | 8,045 | 7,918 | 8,106 |
Renault-Nissan Group | Nissan | 25,656 | 40,841 | 51,170 | 46,860 | 47,017 | 47,727 | 47,610 |
Suzuki Group | Suzuki | 4,939 | 5,750 | 4,295 | 3,536 | 3,490 | 3,386 | 3,376 |
Tata Group | Land Rover | 73 | 156 | 49 | 90 | 86 | 0 | 84 |
Toyota Group | Daihatsu | 325 | 0 | 0 | 0 | 0 | 0 | 0 |
Hino | 4,330 | 5,850 | 5,337 | 6,884 | 7,558 | 8,421 | 9,043 | |
Toyota | 64,045 | 73,668 | 72,579 | 76,548 | 76,621 | 77,075 | 77,656 | |
Toyota Group Sub-total | 68,700 | 79,518 | 77,916 | 83,432 | 84,179 | 85,496 | 86,699 | |
Volkswagen Group | Volkswagen | 163 | 1,486 | 4,186 | 13,756 | 17,052 | 16,915 | 17,715 |
Source:LMC Automotive "Global Automotive Production Forecast (January, 2014)" | |
(注) 1. | 数据为小型车(乘用车+车全重6t及以下轻型商用车)的数值。 |
2. | 严禁非法转载本表。转载须获得LMC Automotive公司的许可。 |
3. | 使用和咨询更详细的数据请点击此处。 |
<全球汽车产业平台 Mark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