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3大整车厂北美业绩良好,但欧洲未能扭转亏损局面
中国市场销量差距较大,通用为316万台、福特为94万台、FCA为5万台
2014/03/07
- 概 要
- 通用:展开新型车攻势,但市场份额未能增加
- 福特:通过“One Ford”战略维持良好的局面
- FCA:菲亚特完全收购克莱斯勒
概 要
美国市场从2008-2009年的大萧条中复苏,2013年同比增长7.6%为1,560万台,需求基本恢复到雷曼危机以前的水平。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消费者心理的改善、旧车的置换需求、低银行利率以及颇具魅力的汽车租赁等均有效刺激了销量的增长。 在美国汽车市场复苏的大环境下,重型皮卡、小型・中型SUV的销售呈现繁荣景象,以致2013年被称为“卡车年”。特别是拥有重型皮卡的美国3大整车厂,在如此有利的市场环境中,将市场占有率从45.1%提高至45.7%,夺回0.6%。日本车由于日元贬值资金充裕,转为积极的销售战略,市场份额也由37.1%增加0.3%至37.4%。 美国3大整车厂中,福特推进“One Ford”战略,促进全球销量的增长,获得3家整车厂中最高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在北美地区的收益也高于通用。通用投放了多款新型车,但未能因此扩大市场份额。菲亚特克莱斯勒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旗下的自愿员工受益人协会 (VEBA)关于收购后者持有的剩余41.5%股份的交涉一直处于胶着状态,直至2014年1月终于完成全部收购。菲亚特于1月底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将合并公司(母公司)命名为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FCA)的提案。 美国3大整车厂在北美市场通过重型皮卡和SUV,获得较大收益。但在欧洲却无一例外均为赤字。不同的是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通用增加11.4%为316万台、福特增加49%为93.6万台、菲亚特克莱斯勒仅为不足5万台。 2013年 3家公司的损益对比表 (单位:100万美元)
注1、EBIT为息税前利润(Earnign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注3、FCA的美元金额以1欧元兑1.37美元的汇率换算而来 注4、通用的销量包含上汽通用五菱(SGMW)的五菱品牌 相关报告 |
|
剩余 3 章未读,申请试用账号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