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yun Industrial Corporation Limited[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 (12月止) 动向
业绩 |
(单位:百万元) |
2021年度 (截至2021年12月) |
2020年度 (截至2020年12月) |
增减率(%) | 主要原因 | |
营业收入 | 15,749.99 | 13,539.74 | 16.32 | -紧抓汽车轻量化、电动化发展机遇,热成型产品、汽车管路系统、新能源电池壳等核心产品需求旺盛,销售额实现增长。 |
营业利润 | 697.19 | 502.82 | 38.66 | |
总利润 | 702.62 | 501.29 | 40.16 | |
净利润 | 545.52 | 393.93 | 38.48 |
子公司德国WAG参展IAA Mobility 2021
-公司旗下德国瓦达沙夫公司(WAG, Waldaschaff Automotive GmbH)携最新产品与技术亮相在慕尼黑举办的2021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1)。德国WAG全面展示了凌云汽车零部件产品与未来发展方向,凌云为宝马首款纯电动车iX车型配套的电池外壳产品也同时亮相本次展会。(摘自2021年9月22日新闻)
收购
-公司以25,948万元完成收购凌云吉恩斯科技有限公司(凌云吉恩斯)49.90%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凌云吉恩斯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凌云吉恩斯主要生产热成型汽车结构件,主要应用于燃油或新能源汽车,顺应汽车行业轻量化发展趋势。(摘自2021年9月15日新闻)
订单
-公司收到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铝合金门槛项目和车门防撞梁项目的定点通知。项目预计于2023年5月量产。此次被选为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车身结构件开发和制造的供应商。(摘自2022年6月10日新闻)
-公司被选为北美主流新能源车企储能管路及车身结构件的供应商。储能柜热管理系统管路项目生命周期10年,预计2022年9月量产;高强钢车身结构件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2022年9月量产。(摘自2022年4月27日凌云股份深交所公告)
-凌云股份涿州工厂的铝合金电池下壳体总成生产线通过了奔驰的产能审核,实现了批量供货。公司目前已获保时捷、宝马、奔驰、PSA、长城汽车、宁德时代等主流客户电池壳产品的配套权,并陆续实现量产。(摘自2021年10月19日新闻)
研发费用 |
(单位:百万元) |
2021年度 (截至2021年12月) |
2020年度 (截至2020年12月) |
2019年度 (截至2019年12月) |
|
研发费用 | 543.22 | 511.35 | 486.25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 | 3.45 | 3.78 | 4.1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607人,占总员工人数的16.30%。
研发体制
-在上海建立电池PACK机械验证实验室。
-在上海创建了凌云中央研究院,全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聚焦新能源电池壳、高强度轻量化安全防撞系统、长纤维新技术、低渗透低排放汽车管路系统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引领性、前瞻性重大技术项目协同创新与研究。
-通过资源整合,目前已形成以凌云中央研究院为为主体,武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汽车安全结构技术研究院、热成型技术研究院、汽车管路系统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体系。
成立“凌云-宝钢”先进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
-9月27日,“凌云-宝钢”先进汽车用钢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在上海凌云中央研究院举行。双方将进一步加强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材料在汽车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应用,更好地满足汽车轻量化、低碳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双方已达成共识,将重点以宝钢吉帕钢产品的国产化替代等前瞻性应用项目为基础,深化双方在主机厂用户的联合开发与应用。(摘自2021年9月28日新闻)
专利
-2021年,公司完成专利申请239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摘自2021年公司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