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an Corun New Energy Co., Ltd.[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 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 (12月止) 动向
业绩 |
(单位:百万元) |
2022年度 (截至2022年12月) |
2021年度 (截至2021年12月) |
增减率(%) | |
营业收入 | 3,785.83 | 3,085.57 | 22.69 |
营业利润 | 256.47 | 43.08 | 495.33 |
总利润 | 252.19 | 44.74 | 463.68 |
净利润 | 199.94 | 5.17 | 3767.31 |
经营状况
电池板块
HEV动力电池
-2022年,依托国内HEV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驱动,科力美HEV车载动力电池业务规模同比增长7.64%.
材料板块
1.HEV专用电池材料
-2022年报告期内,常德力元HEV用泡沫镍实现销量279.02万㎡,约42.38万台套,同比增长9.09%,销售收入约2.98亿元,同比增长35.92%;科霸HEV用正负极板实现销量41.45万台套,同比增长13.47%,销售收入约15.37亿元,同比增长32.85%。
2.锂电池材料
-子公司宜春力元新能源有限公司收购金丰锂业51%股权。金丰锂业开始正式生产销售运营,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产销硫酸锂溶液(即卤水)7112吨。目标在2023年6月底实现1万吨碳酸锂投产,2023年12月底实现增加2万吨碳酸锂产能投产,即预计至2023年底,金丰锂业拥有3万吨碳酸锂产能。
-子公司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收购了鼎盛新材30%股权。鼎盛新材已具备年产约5000吨碳酸锂当量的卤水生产设备。
-公司完成了对拥有四个地下开采锂矿采矿权的宜丰县东联公司股权的收购。
-公司与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峡科技)签订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共建协议。双方将在镍系列材料、锂系列材料、钠系列材料、超级电容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以及新型传统电池材料等关键技术与装备领域进行合作。(摘自2023年3月13日科力远官方公众号)
新项目
-科力远控股子公司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各股东拟以各自持有的常德力元的股权同比例出资,设立宜春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具体以工商核名为准,宜春力元)。该公司营业范围以锂矿、锂电材料及锂电电芯的采购、生产、销售为主。公司将用于承接科力远在宜丰县投建的“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项目”、“6万吨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和“3GWh锂电数字化极片项目”等。(摘自2022年6月25日科力远上交所公告)
-科力远拟与江西省宜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合同,投资项目名称为“新材料总部项目”及“3GWh数字化芯材项目”。科力远拟以控股子公司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力元)为基础成立宜春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司的新材料办公研发总部,同时在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开发区范围内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3GWh数字化芯材项目生产线。项目总用地约120亩,其中3GWh数字化芯材项目用地面积约100亩,总部项目用地面积约20亩。(摘自2022年6月25日科力远上交所公告)
增资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科力远宣布,旗下子公司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CHS公司)拟与江西省宜丰县同安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签订增资协议,以混动系统技术出资的方式增资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集锂矿、锂电材料、混合动力与混合储能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据悉,科力远正在实行战略调整,回归电池主业,重点布局镍氢、锂电、其他电池及材料等产业,本次增资有助于为CHS公司混动总成系统业务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其独立发展。(摘自2022年4月12日科力远上交所公告)
研发费用 |
(单位:百万元) |
2022年度 (截至2022年12月) |
2021年度 (截至2021年12月) |
2020年度 (截至2020年12月) |
|
研发费用 | 59.76 | 99.56 | 88.64 |
占营业收入比例 (%) | 1.58 | 3.26 | 3.4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79人,占总员工人数的3.4%。
研发体制
-科力远已实现镍氢电池和泡沫镍原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先后成立五个研发中心、七大产业基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研发中心 | 主要业务 | 成立时间 | 所在地 | 持股比例 (%) |
合资方 |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镍系列电池材料、锂系列电池材料、超级电容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以及新型传统电池材料等制备关键共性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 | 2010年 | 湖南省 长沙市 |
87.50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5% 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 6.25% |
科力远CHS日本技研株式会社 | HEV系统产品的开发 | 2016年 | 日本 名古屋 |
- | - |
专利
-2022年,公司新增28件国内专利和3件国际专利,现有专利总数达到755件,其中包括国内专利738件、国际专利17件。(摘自2022年公司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