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东海橡胶工业) 2011年度(3月止)动向
业务摘要
业绩 | 
(单位:百万日元) | 
| 2011年 (3月止)  | 
 2010年  | 
增减率(%) | 主要原因 | |
| 全公司 | ||||
| 销售额 | 272,488 | 234,131 | 16.4 | - | 
| 营业利润 | 16,796 | 10,799 | 55.5 | - | 
| 利润总额 | 15,983 | 9,314 | 71.6 | - | 
| 净利润 | 9,940 | 3,579 | 177.7 | - | 
| 汽车用品 | ||||
| 销售额 | 217,708 | 185,634 | 17.3 | 随着汽车产量增加,车载防震橡胶/软管、聚氨酯车内装置、绝缘系统的同比销量均上升。 | 
| 营业利润 | 13,440 | 9,568 | 40.5 | - | 
海外动向
中国2010年12月,公司宣布,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资,在中国天津市成立车载防震橡胶生产和销售公司。新公司名为“环宇东海橡塑(天津)有限公司 (HTR)”,预定11年1月成立,同年6月开始生产。公司资本金1亿。东海橡胶出资60%,余下部分由天津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天津市环宇橡塑制造有限公司出。工厂占地面积2万1千平方米,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员工人数660人(15年度),预计15年度销量可达3亿7千万元。(2010年12月15日日刊汽车报)
泰国
2010 年11月,公司宣布将在泰国成立子生产公司“Tokai Rubber Compounding (泰国)”(TRCT)。新公司于2011年成立,于13年1月正式运作。公司努力将腻子工程当地化,扩大这块天然橡胶产地的防震橡胶材料供应能力。公司的腻子供给体制,以日本、北美、泰国为世界的3个中心,向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等周边地区的车载防震橡胶生产基地供货。新公司资本金10亿铢(约27亿7千万日元)。出资比例:东海橡胶工业75%,泰国法人(TER) 25%。(2010年11月25日日刊汽车报)
合约
2001年2月,公司与Trelleborg AB签订合同,共享双方生产基地,取长补短,进行车载防震橡胶业务的研发;同年3月,又与Hutchinson SA签订相同类型合同,共同研发车载软管。近年来,随着汽车制造商的方针从当地流通转为全球范围内流通,合作对象逐渐减少,公司也因此取消了下述业务合作。| 合作方 | 合同名称 | 合同解除日期 | 
| Trelleborg AB (瑞典)  | 
一般合作合同 (General Collaboration Agreement)  | 
2011年2月14日 | 
| Hutchinson SA (法国)  | 
全球战略性合作合同 (Global Strategic Alliance Agreement)  | 
2011年4月14日 | 
>>>下年度业绩预测(销售额、营业利润等)
研发
研发费 | 
(单位:百万日元) | 
| 2011年(3月止) | 2010年(3月止) | 2009年(3月止) | |
| 全公司 | 8,182 | - | - | 
| 汽车用品 | 6,596 | - | - | 
| 橡胶产品 | - | 6,241 | 6,727 | 
研发体制
-技术研究所“Technopia”与其材料技术研究所/新业务开发研究所合作开发新技术。2009年5月设立的新业务开发研究所的“联合中心”,建立了专门针对消费者开发新型车载产品的业务部。此外,2011年3月,“联合中心”分为“新产业合作中心”及“汽车业务合作中心”,进一步推动商品开发和商业化。投资
投资额 | 
(单位:百万日元) | 
| 2011年(3月止) | 2010年(3月止) | 2009年(3月止) | |
| 全公司 | 14,938 | 10,277 | 27,437 | 
| 汽车用品 | 12,530 | - | - | 
| 橡胶产品 | - | 8,448 | 20,548 | 
-汽车产品方面,投资重点在公司及海外子公司的防震橡胶和软管的生产设备上。
                    
                        AI导航
                        


 日本
 美国
 墨西哥
 德国
 中国 (上海)
 泰国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