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的电动化技术 (上):大陆的48V混合动力系统
预测48V系统将在欧洲和中国扩大应用
2016/02/25
- 概 要
- 在各国、各地区加强燃耗和CO2排放限制
- 48V微混车 2020年预计达到400万辆、2025年预计达到1,300万辆
- 各地区、各细分市场的电动化:48V系统在欧洲和中国扩大销售
- 48V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势
- 2020年左右投产Side-Mount式,2025年左右投产Inline式
概 要
本报告将以2016年1月举行的2016年Automotive World上大陆公司(Continental AG)的演讲为中心,介绍其搭载启动发电机的48V混合动力系统。日产和本田的电动化战略还将在后续报告中另作介绍。
各国、各地区都在加强燃耗和CO2排放量的限制。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仅内燃发动机的改善余地有限,预计会推出多种电动化技术。预计今后尤其是Plug-in Hybrid和48V微混系统的应用将有所扩大。
2016年,搭载大陆制造48V微混系统(大陆称为48V Eco Drive System)的2款车型在欧洲上市,接下来2017~18年还将在美国和中国上市。
大陆还计划2020前左右投放对48V系统进一步升级的Side mounted Starter Generator、在2025年左右投放Inline Starter Generator。博世和法雷奥也发布了同样的系统。(详情见下文)
关于48V混合动力系统,2011年德国5大整车厂(奥迪、大众、保时捷、戴姆勒、宝马)就制定48V电源通用标准达成一致,2013年还制定了“LV148”标准,向零部件配套厂寻求协助,完善48V的关键技术。与EV、全混合动力车相比,整车厂无需花费较多的开发时间,形成由零部件配套厂提交方案的体系。
主要构成件包括带式驱动的启动发电机(Belt Starter Generator)、48V电源锂离子电池、以及将电压从48V转换至12V的 DC/DC转化器。超过60V之后,安全标准会更严格,因此采用低于60V的48V。
![]() 大陆与舍弗勒共同开发的48V混合动力试制车,基于福特Focus。燃效比基础车型提高17%,符合尾气排放标准“欧6” (图片:舍弗勒) |
![]() 48V Eco Drive system的优点 (图片:大陆) |
相关报告:
48V电源混合动力系统:欧洲各厂家计划2016年起投入量产(2015年2月)
最新电动相关技术:博世、舍弗勒、采埃孚、日本精工、恩梯恩、加特可(2015年12月)
剩余 5 章未读,申请试用账号继续阅读。